第225章 准备,行动(2/2)

再就是石臼和石杵子,分布和磨盘相同。

这些都是大件又厚重,自家单独配一个占地还不易打理,放在村子上几家公用最合適不过。

还有农具——负责採挖药材,之前是各自拿家里的,但自家人要用就不够,公中置办上以后家里田地用自家的,公中挖採药材就用公中的,两边互不影响。

第三批人去购买书籍、纸张、墨。

原本他们是想都不敢想读书识字这回事,供养一个读书人多不容易啊,那得全家节衣缩食!

况且他们只在村子上待著,一辈子与土地灶台打交道,读书识字做什么?根本没啥用啊。

但沈清说读书识字不一定要科举入仕,且不读书识字的人走不远,往后他们的药材种植会做的很大很大,不读书识字不会算术,卖了多少斤每斤多少钱一共是多少都算不清。

即便算清了,要是拿张出货单子让签,不识字被坑被害了咋办?辛苦一场到头来没挣到钱不说还要背一身债。

只有读书识字才能走的更远!

为此村中决定加盖一座屋子作为学堂。

第四批则是给村子上各户人家购置东西。

山里出来一趟不容易,清早天刚亮就要出发,晚上天黑了才能到村子,人少了担心路途安危,人多了又不容易凑。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可不得將攒在一起需要购置的东西一併带回来么。

每家需要添置的东西匯集在一起,统一购买,一人负责几样,倒也很快速。

添置最多的是布料,捨不得买布的,麻布也不错,反正做最外面的袄子,不贴身穿只要保暖就成——即便贴身穿也没啥,之前没银钱时麻布做的新衣裳也开心的不得了。

总不能挣了点银子就娇贵起来了吧。

其次是吃的,猪板油能买到的数量有限,菜油就多买些。

再有鸡鸭鹅小羊崽也加了不少。

匯总一句话就是各家各户有了挣钱的营生,在生活方面自然而然捨得投入多了!

刘翠跟著一起,越看越觉得日子有奔头和安心。

以往只有雷家三家,冬日里缺了啥,去不了城里就一直缺著,后面曹家来了人数多了但他们还不如自家呢。

有也没比没有强。

如今沈清她们十来户人家搬进来,才让她真真切切见识到啥叫准备充分,啥叫考虑的长远!

他们雷家跟在后面,安全上加固了,挣钱的营生多了,家底存了....她知道贪心不好,但还是贪心的想要是能把儿女婚事敲定,那就更好了.....

小分队的每个人都忙到一路小跑,爭分夺秒生怕弄晚了。

相比之下沈清一个人悠哉悠哉多了。

先是晃了一圈,然后將橡子粉卖给商场,再从商城买上麵粉,前往匯合地。

出城时,挑选出的汉子和两辆驴车留了下来。

夜幕低垂,一片昏暗中,埋伏的汉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