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飞虎添翼,年末点检!赵承绶被弹劾(1/2)
华北联合指挥部,作战室内。
巨大的沙盘上,兵棋推演已经进行了无数遍,但通往金陵的那条路,依旧显得荆棘密布。
楚云飞正背着手,围绕着沙盘缓缓踱步,深邃的目光在代表着豫西剿匪和河北残局的区域来回逡巡。
他在琢磨着部队下一步的移防与整编问题。
整个作战室,只有参谋们低声交谈和铅笔划过地图的沙沙声,气氛紧张而有序。
就在此时,作战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张大云迈着一阵风似的步伐,快步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巨大喜悦“云公!参座,天大的好消息!”
他宏亮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从地图和文件上抬起,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张大云也不卖关子,他清了清嗓子,从怀里掏出一份电报朗声说道:“刚刚接到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急电!
龙城兵工厂,新式单兵攻坚武器——‘民三一式’一次性火箭筒,已于昨日,正式通过最终测试!
该武器装备就威力、安全性、便携性已经全部通过了长官司令部的验收。”
“什么?!”
“成功了?!”
作战室内,瞬间响起了一片难以置信的惊呼!
“不仅成功了!”张大云的脸上,兴奋得泛起了红光:“根据张总办的报告,其性能已无限接近美制‘巴祖卡’!月内就可以开始小批量生产!”
“并且。”
张大云深吸一口气,紧接着再度抛出了第二个重磅消息:“在美国技术顾问的帮助下,我们仿制改良的卵式进攻型手榴弹,也已完成全部的研制工作!
预计三个月内,即可投入批量生产,年产量预估可达四十万颗!”
如果说第一个消息是惊喜。
那第二个消息,就是狂喜!
在场的,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两款武器的诞生,意味着什么。
“民三一式火箭筒。”林蔚快步走到张大云身边,一把拿过电报,反复看着上面的性能数据,喃喃自语,“这岂不是就意味着,在不遥远的未来,我们的每一个步兵班,都拥有了在近距离独立摧毁敌军野战工事的能力!”
“何止是工事!”
徐虎这种身处一线的指挥官,更是激动地一拍大腿:“有了这玩意儿,我们的人在面对小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时,再也不用靠集束手榴弹和血肉之躯去硬拼了!
我们,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咱们步兵自己的反坦克武器!”
喜悦的气氛,在作战室内迅速蔓延。
楚云飞的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是四年前,大同攻坚战后,他亲自向兵工厂提出的战术需求,如今终于结出了硕果。
“卵式手雷,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林蔚放下电报,冷静地分析道,“巷战攻坚,作用巨大。不过.”
他的话锋一转,也指出了现实的问题。
“木柄手榴弹,也有它的好处。”
“至少,在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廉这方面,占尽了优势。”
“以我们目前的工业能力和部队规模,恐怕还无法做到全面换装。”
张大云点了点头,补充道:“没错,楚长官的电报里也提到了。
这两款新式武器的初期产能,都十分有限。
只能酌情进行分配,无法全面倾斜。
毕竟,我们的作战部队数量,实在是过于庞大了。
想要满足绝大多数弟兄们的需求,还得靠大批量生产那些相对廉价的武器装备。”
这个现实,让室内刚刚还无比炽热的气氛,稍微冷却了一些。
是啊,好东西是好。
可狼多肉少,该怎么分?
一般情况下,楚云飞的指挥作战均是评级为甲等(军政部战斗力评级)战斗力的作战部队承担攻坚任务的。
仅仅只是满足这一部分的甲等作战部队,四十万的产能也远远不足。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再次投向了楚云飞。
楚云飞缓缓走到沙盘前。
拿起代表着“侦察大队”的那个小小的、蓝色的箭头兵棋,在手中轻轻掂量着。
“新式作战武器既然是好钢。”他的声音,平静,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那就要用在刀刃上。”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命令龙城兵工厂,立即调整产能,尽快第一批‘民三一式’火箭筒和进攻型手榴弹,全部优先配发给侦察大队,以及正在组建的‘金陵行动’特别突击队。”
楚云飞顿了顿,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在场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问题:“但是,光有武器还不够。”
楚云飞看着徐虎,问道:“徐虎,我问你。”
“如果让你的人,同时携带一支冲锋枪,四个弹匣,四颗卵式手榴弹,外加一具火箭筒和两枚备弹,你们打算怎么带?”
徐虎一愣,下意识地答道:“报告总顾问!手榴弹挂腰上,弹匣揣兜里,火箭筒让没冲锋枪的弟兄帮忙背着!”
这是最传统的,也是目前唯一的携行方式。
楚云飞却摇了摇头:“太慢,太乱,也太不科学了。”
他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凭借着后世的记忆,迅速地勾勒出了一个简易的、充满了现代设计感的草图。
那是一个以h型背带为基础,胸前和腰部分布着多个标准化模块插口的战术背心雏形。
“传统的弹药袋,零散且累赘,在剧烈运动中极易丢失,取用也不方便。”
“卵式手榴弹悬挂在身也不方便,且容易出现磕碰声响,不易于潜入行动作战。”
他指着草图,对众人解释道:“让晋中针线厂,立即成立一个专项小组!根据侦察大队现有的冲锋枪、手榴弹、火箭筒等所有单兵武器装备的尺寸和重量,给我设计一款全新的、标准化的单兵携行具。”
楚云飞的声音,变得无比清晰而坚定:“它必须能够将士兵需要携带的所有弹药、装备,都科学、合理地整合到一件背心上!
要让我们的士兵,在奔跑、匍匐、攀爬时,身上的装备稳如泰山!在需要取用弹匣和手榴弹的时候,伸手就能拿到!”
徐虎更是双眼放光。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弟兄们穿着这种实用的装备奋勇作战时候的场景。
如果有合适的携行具,对于他们的战斗力而言,亦是如虎添翼般。
“总顾问.”他激动地说道,“这东西要是真能做出来,我们侦察大队的战斗力,至少还能再往上翻一番!”
严瑞风也是趁机上前一步:“总顾问,我也有相关携行具的改进思路,您看这件事情能不能交给我负责!”
“很好,瑞风,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对接,携行具的整体改进思路除了要为此次的突击行动负责,同样也需要为后续的广大基层官兵和野战部队负责。”
“向晋中针线厂表明联合指挥部的态度,钱不是问题,人手不是问题,我要尽快看到样品,最迟四十天!”
“明白!”
楚云飞接过通讯参谋递过来的电报,接着转头看向了林蔚:“林参谋长。”
林蔚迈步上前,等候楚云飞的新指示。
“军政部牵头的42年末点检要开始了,联合指挥这边我打算让你负责这件事情。”
林蔚郑重的点了点头:“好,请。”
“今年陈长官改变了以往的点检形式,主要从兵员充实情况、纪律情况、以及训练情况三方面综合评估,甲种作战部队以及乙种作战部队的评估模式稍微有些差别。”
林蔚和陈辞修的关系颇为亲近,这件事情交给林蔚去做也没什么问题。
若是能够通过军政部、长官部、总部,以及上级的点检,成绩不错的话。
哪怕是一个乙种作战部队,也有可能会进行“升格”处理。
而如果甲种作战部队表现较差的话,很有可能会进行处分,例如惩罚各级主官等等。
华北绝大多数的部队目前状况还算不错。
基本上师一级的指挥官在非战斗时期,会定期召集营级以上的主官。
从作战、教育、人事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认真研讨,进一步规定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