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116.兵分两路各有差(红色精英冠)(2/2)
有了建康,则建康身后的江东就被完全的遮蔽了起来,只要宋军还有水师,
那元军就只能在建康打绞肉死磕啦,
一番话把张彦给说定了,张彦来之前也拜见了谢太后。谢太后的想法张彦自然了解清楚,就是要分张巡的功劳,免得张巡功大难制。
现在张巡去解围扬州,不仅仅是要直面江北六万元军的苦战,即便解围成功,也不过是再升一二级。解围而已,如何比得上光復建康?
保不齐张巡在江北还会吃败仗呢,吃了败仗一擼到底,张彦就能担任前敌总指挥了,横竖张彦不亏。
建康能打则打,不能打就回润州唄。
行,张彦听从了文天祥的部署,和赵淮合兵一处,迤向建康进发。另外张彦还发现赵淮的兵不错的,居然是操练了一年半以上的正经官军。
要是能把这支部队夺到自己手上就好了,可惜赵淮的门第很高,是先宰相赵葵的从子,虽然也是武官,到底有所不同,
对了,別看赵淮是浙西安抚使,可他確实是武官,官阶是左武大夫。他是因为赵葵的功绩,获得的荫官。
现在文天祥一来,直接成了文天祥的属官属將,浙西的钱粮兵马统归文天祥。文官对武官的压制,即便到了如今,也是持续的。
不提张彦的异样心思,两名周思岳募来的壮士,趁著后半夜的微光,潜游了几乎二十里。完全没有被元军所发现,进入了扬州城。
就像之前张贵募壮士出襄阳,联络范文虎一般。襄阳的包围可比扬州的包围要严密十倍二十倍,仍旧有水性好的汉子潜出,扬州这边更是如此。
诸军云集西津渡,前哨游弋在江上,终於见到了扬州城內放出的五束青烟。
也即扬州城內的张遥和王效节收到了张巡的密信,同意和张巡內外夹击包围扬州的元军。
得此消息,诸军振奋,在刘师勇、刘师能水军的护卫下,开始渡江北上。守卫瓜洲的元军水军自然发现了宋军舟师北上的消息,立刻上报董文炳和帖木儿不。
董文炳做主先派兵阻拦试试,看看宋军什么情形。然后派人快船去建康通报阿术,阿术是元军的临时统帅,真要调动大军,需要阿术的军令。
颇精水战的刘师能率队掩护宋军舟船,同元军水军偏师杀了一阵,击退。元车没有全力袭来,击退並非难事。
倒是留守在扬州城外的元军大將忽剌出和淮东都元师博罗欢十分不解,他们没有和张巡交过手,方分惊异於宋军居然主动寻求元军野战啦。前番阿术和张巡对垒,颇有些“遭遇战”的意味,並不能算是宋军主攻,更像是元军主攻。
天寿啦!
南人的懦夫都敢来挑畔我大蒙古天兵啦!
也不怪他们惊讶,宋军即便是进援襄阳,实际上也是筑城垒堡,层层推进。
或者以舟师构筑水城,循环前进。往往都是元军来主动进攻宋军,然后宋军大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