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215.铁索横河粮道失(1/2)
第215章 215.铁索横河粮道失
横林大营內是伤兵满员,哀嚎遍地。虽然也用舟船將部分伤员后运了,但船少了帖木儿不会去追杀,船多了大营防御就薄弱,所以很多伤员留了下来。
陆上更別想了,伯顏撒了几千上万骑出去,一度剽掠到无锡县城外头,城外的草市被烧了个透底光,还为虏杀掠了数千人。抓来的几千签丁,全都填了横林大营的沟壑。
如果仅仅是伤员的话,除了影响士气,倒也能勉强撑住。毕竟江淮都元师文天祥都没跑路,一般的军將多少也有个约束。
可问题是,伤员大多都是敢於搏战的“生券军”,也既勇敢效用士。
先前王效节组织七千大军进守扬州时,不是將军队分成三部分嘛。一部分最敢战的勇敢土,给钱给餉,衣甲俱全,仰为一军之核心。另一部分是年纪稍大,
或者还未长成,以及脾性不乖,或者违逆军纪的,都拨去筑城劳役,像是工兵。
最后一部分就是剩员,这一部分说白了就是杂役。洗衣烧饭,砍柴挑水,主要工作就是给战兵服务的。大多是年过五十的老兵,或者体弱的孩童。也有伤残,但不影响干活,独立出去没有生计,留在队中的。
这三部分,剩员或者剩军,就只有极少的餉俸,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也就是在军中弄口饭吃。
而前述的两队,能够登壁搏战,號称勇敢的,即为“生券军”。意思是在旧有的军餉俸禄外,另给一份“券”。一开始给南宋的会子,后来纸幣崩溃,就得给现钱。不给钱兵士譁变,脱队,都是有的。
这一部分都是单身汉,没有家小连累,多为野战军,也负责前线镇戍。战斗技巧熟练,训练充分,是军將们的核心。
另外一部分就是“熟券军”,只有正常禁军、厢军的军餉。战时负责土木工事的营建,平时负责屯田。不过內地的“熟券军”,大多从事商业,为军將驱使,箍桶、抄纸、木匠、编席,都是手艺人。
剩员只能干活,熟券军也就放放箭,而元军衝上来了怎么办?
唯有驱生券军勇敢士上前抵御,白兵搏杀,爭雄取胜。
伯顏如果能够灭亡带宋,哪怕死个二三万真蒙古和汉世侯兵,也不叫损失。
毕竟江南半壁入手,这点损失就是合理损失。
既然如此,那这时候肯定驱蒙古和汉儿冲营啦,不计死伤,打死文天祥。常州城墙已经垮塌了下来,还能吊著一口气的主要原因,就是横林宋营尚存,外援未绝嘛。
伯顏能死三万蒙古和汉儿,文天祥能死三万生券军勇敢吗?文天祥本人或许是能的,但是他全军六万多人,生券军勇敢也就一方出头。
勇敢死伤五千,则六万数千宋军就失去了浪战的能力!
重点是这一万多勇敢,还分属於诸多军將,是军將们的核心。一个人可能也就几百一千的。统帅一二千人的准备將,或许只有几十个亲將,百数十个勇敢,
还有几百能上阵射箭的熟券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