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262.完啦完啦全完啦(2/2)
而元朝廷確实没有足够的刀把子来维持对地方的压制,今年或许就会默认九百两的盐税。那明年呢?明年当然就是八百两。
由此推及,劳役的徵发,粮食的筹集,乃至於各万户府正军的缺额清补,都会出现问题。这个过程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会是缓慢的,或许二三十年才会恶化为不可收拾的局面。但如果有外力干预,那可就没法说准啦。
重点是现在元朝四方都有事啊,东面的王氏高丽需要压制;北面的蒙古草原上蒙古百姓不堪压迫纷纷起兵;西面的海都愈发得势,甚至挟持了安童和那木罕;南面征宋大失败,而云南等地的各民族反元起义渐成大乱。
忽必烈不仅不能与民修养,还要征丁抓壮,扩充兵马,加增赋税,弥补军资。东南西北都需要镇压,都需要作战,还指望著伯顏带回四万多精锐甲骑呢。
完啦!
真的完啦!
也就是忽必烈本人繫心智极为坚定之辈,当年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丟了超过十万匹马,才从大理转道杀进湖南。现在的局面虽然更加恶劣,到底他手里河北汉儿的两万精骑完整,拜降从他爹阿刺罕手里带回来的一万三千骑也完整。
阿术的残兵拢吧拢吧也有二万骑,至少稳定中枢,保障河北,遥控东道,暂且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依靠大规模迁入蒙古军户而维持的河南、陕西等处,就得徐徐图之了。这个图当然不是波子的那个图,现在还图那忽必烈想再混了。只能命拜降担任河南行省平章,用那一万三千骑压住河南的局面,渐次恢復。
帖木儿不带著两万登莱等处水军回山东,稳定山东局面。而阿术带著两万骑回大都,接替安童的职位担任宰相,在中枢替忽必烈做呼应和拥。
此时忽必烈还有一丝期待,如果阿里海牙的四万人能够完整回来,那至少河南河北就全稳住了。正当他准备派人去襄阳传令,襄阳的奏报就出现在他的书案之上。
阿里海牙遭遇宋军南北夹击,诸军爭溃,溺死者不计其数。新附汉军更是弃寨而走,完全不掩护蒙古太君先逃。
最后阿里海牙只带著九千多骑从江陵逃遁回襄阳,另外岳州的守將郎中和尚,倒带著千数百人穿越无人区,也逃奔回了襄阳。
要说不说,这个年头的俄罗斯人还是有点本事的,要不然真没办法在钦察汗国混成包税人,以至於以蒙古大汗代理人自居。
可合算下来,四万多大军,也就逃回来一万多,还不是只得十之二三。
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这对忽必烈而言唯有绝望,但是对东道诸王之首的孛儿只斤·乃顏而言,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乃顏是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玄孙,祖父塔察儿曾以东道诸王之长,率先拥戴忽必烈为汗,因而特受尊崇。
但忽必烈地位稳固之后,对诸王和汉世侯的压制、瓦解,逐渐令其產生不满。虽然还没到反叛的地步,可得知忽必烈实力大损,无力推动“罢侯置守”一事,仍旧欣喜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