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268.北虏是否还南下(1/2)
第268章 268.北虏是否还南下
清君侧什么的,那是矛盾爆发到不可调和的阶段,才会发生的事。宋朝三百年虽然不是没有这么危急的时候,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不至於。
臣构时代的苗刘兵变就算是激烈衝突的主要表现了,正常情况下都是那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吕宰相,扶持新君登基的水平。
明刀明枪的杀起来,在带宋有点难度的,
实际执掌中枢权势的文官势力集团,也不希望因为兵事而导致武人在中枢做大。大伙儿在文官的斗爭框架里面玩,那还有点规矩,真要是逼急了,或者说是使阴招,掀棋盘的事·—
算了,反正现在文天祥和陆秀夫没有想过掀棋盘,毕竟他们都有落子的资格,是有实力的棋手,能够压著对方落子。
朝中即便反对,而且是极力反对,最次不过是採用李庭芝的方略。也即四川自成一体,朝廷转移支付。荆湖南北两路一体,淮南东西两路一体,朝廷保住江东和江西。
至於两广嘛,此时还真不是什么富庶之地。朝廷可以得,可以失,当然不失是最好的。两路地盘呢,能养活不少临安的大老爷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陆秀夫捎信给了张巡,询问张巡的看法。
宋蒙和议!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陆秀夫和文天祥很清楚,现在的宋朝別说北伐的能力了,三边还没法稳定呢。全是因为元军大败北归,才看的好像四方平定一般。
实际上因为反覆加征,催科赋税,各地都发生了不少的抗爭和暴动。要不得感恩先帝呢,留了些微几个钱,让朝廷用度暂时不缺,否则南宋还是先想想怎么平定內部的农民起义吧。
现在重设三边,选將练兵,需要相当的时间。那么就要问了,这个时间有没有?
或许在后人看来,忽必烈赔了十万人在常州,根本就不可能再兴师南下了。
但这是在上帝视角的看法,换做你是陆秀夫,整个北中国,一直到朝鲜、蒙古、
中亚,全都是迷雾,你一概不知晓。
元军只赔了十万,但是號称控弦百万。会不会稍稍整顿三五年,就又起兵南下?
別笑,別觉得不可能。金军被蒙古人打得连中都都没了,避於南京开封府一隅,还兴兵来打宋朝,希望北失南补呢。
陆秀夫哪里能百分百確定元军不会兴师再来?即便是沾点先知先觉的张巡也没法拍著胸脯说元军十年八年內肯定不会再来的。
所以他就来问他可以百分百相信,又感觉很懂军事的张巡,当然也问李庭芝。了解二人对於元军是否还会南下的看法,来判断宋蒙之间达成和议的可能性。
如果能够和议,並且是以相对优惠的条件和议。给南宋十年八年的时间,稳固三边,则陆秀夫是同意和议的。
毕竟南宋也没有北伐的实力,暂时和议,稳定內部,算是他和文天祥的共识。主战派的主战是態度,又没说一定要日夜作战,不死不休。只是反对委屈求和,丧失国体,甚至割让国土。
打发韃虏每年二三十万小钱,就能维持和平,那对南宋而言算是很合算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