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276.管用三年算成功(1/2)

第276章 276.管用三年算成功

凭啥你这样自说自话,亭户就能得到盐本,就能被救活呢?

不需要槓精和敲键盘的问了,张巡直接问。,你说让亭户自治自选,然后流官一年,加上只用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吏,就能够保证盐本发放到位了?凭啥啊。

进士就都是有良心有道德的封建官僚,他们就不会盘剥亭户啦。荫官就都是铁打的废物,那你为什么还充许他们任高级盐官?

黄震瞧见张巡和陆秀夫的表情,就知道两个人也是槓精,肯定要说这办法漏洞百出,毫无用处。

对啊,就是没什么用处的啊!

我说过他非常有用吗?我说的是爭取几年的时间,从容筹划,更改盐政啊。

朝廷拨款到路,路拨款到场,一共三级。朝廷这边张巡有良心不扣钱,路分的监司不保证,场上的同管勾是亭户自己选出来的,敢剋扣盐本,那就一定会被其他亭户打死。

百分百会被打死的,现在亭户都是已经煮开的热壶,去年几万人直接揪斗盐官,和起义没啥区別。

要不朝廷如此严厉的逮治呢,还不是看出已经有起义的苗头啦,这才派黄震这样的干吏,从福建赶紧到浙东来处置。

今年先这样办,一千多万盐本,再不济也能有一半落到亭户手里吧。有了这一口饭吃,亭户至少三五年不造反是不是真的。

如此,三五年从容筹划盐政的时间就爭取到了。

这不比直接发放盐本,然后全部盐本都被贪污分赃掉,亭户一分不得。因为饥寒穷困,立刻发动大规模起义,要来的强?

我老黄头又不是什么中兴大臣,改革闯將,我就是个封建社会的裱糊匠而已。能帮朝廷稳住亭户三五年,那我就能青史流芳了好不好。

后世那是因为信息大爆炸,社会大发展,人吃的多了,瞧的广了,所以会觉得“就这?”。实际上確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元史》上有列传的名臣大將,一个个统兵不过几千人而已。

同理,歷史上那些治水名臣,盐务名臣,甚至是屯田名臣,几乎没有人的政策是万年万载的。好一点的政策用上几十年,差一点的政策用上十年八年。

元朝盐政大改三次,明朝盐政则是大改两次,小改无数,一个政策確实只有几十年有用,然后败坏,然后重整,再好几十年。

元代王文统整理盐钞法,阿合马设置桩封法,卢世荣开创平盐法。一套盐政的制度,有效期平均五到十年,然后败坏。

明代好一点,开中法有效大概六七十年,纲运法有效二三十年。一直到明朝末年,甚至到南明了,史可法还在对盐法小修小补呢。能咋办呢,盐政就是这么一个局面,年年敲补丁上来,年年凑合干。

哎,就是玩儿!

“盐政国家要害,牵一髮而动全身,职並无全盘大改之良策。”老黄头是个诚实人矣,直接说我没这个本事。

“有这个认识就很好。”张巡心想能碰上这样认知清楚的人,就已经很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