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306.要赚细水长流钱(2/2)
反正富户的钱是吧,你要说那些小地主小富农,靠著节衣缩食厉行节俭才积攒了百十亩地,有个千贯的身家。那弄起来还有点说不过去,况且地方上的衙前役,还需要这些小富农来承担。
那些家產上万贯的大商人,赚得每一文钱,保证都流著老百姓的血汗。最典型的就是《多收了三五斗》里的那些米商,把他们全家都杀了,也没啥问题。
“喷喷喷—..”张巡不由得重新打量起叶李。
要说张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叶李先天就是坏的,那纯属开玩笑。別人不知道,张巡自己难道不知道?
蒙古太君还没来,张巡就打定了投降的主意。
真要是比一比,张巡比叶李还“贰”呢。所以现在张巡办事用人,都是论跡不论心的。只要你没降元,那你就是带忠臣,就可以用。
比如正在张巡魔下的瞿霆发,歷史上在鹤沙场聚集盐工亭户,伯顏一来,立刻降附。那可是做到了堂堂的元·两浙盐运副使的,带元的国史院编修给他写得墓志铭,两浙廉访使给他写得传,元仁宗专门下旨褒扬的汉官。
本位面他没降元,既有才学那就用。
“怎滴节帅不动心?”叶李在漳州流放十几年,就差龙场悟道了,许多事情看得非常明白。
“动心是动心的,不过这种钱,不赚也罢。”张巡也不装什么清高,钱谁不喜欢?可张巡喜欢的是细水长流的钱。
要那种能够稳定供应,持续而来的钱。而不是靠什么飞索的本事,到其他路分去抢,去夺,去剥。就算抢了一千万回来,应付掉一年的开支,明年咋办?
或许换个人来,那就明年的事明年再说了。可张巡现在考虑事情的眼光,是以二十年或三十年为界限的。张巡活著的时候得好好办,死了那就算求,下去了就和臣构算总帐,反正你张二爷爷没给你臣构老赵家丟人。
“哦~~”张巡不装逼的样子,反而令叶李稍稍惊讶了起来。
他在外头听说的张巡,名声各有不同,正面的有,负面的也有。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张巡居然还沾点“君子爱財,取之有道”呢。
“叶县尉既然洞悉地方之弊,难道不得缓解之方?”张巡从主榻上离座,坐到了叶李的对面。
称呼也从吹吹捧捧才用的县尉美称“梅尉”,换成了平铺直敘的叶县尉。还是那句话,这年头,能够看清楚地方上弊病的人不多,先前在临安的老黄头就属难能可贵的一个。
他们能够看清楚地方的弊病,虽然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但是有想要去缓解,甚至是改变的行动力和想法。
在如此混乱且令人迷茫的年代,能够做到这一步,就堪称“良吏”。
眼前的叶李,既然能够看明白地方的情形,那就已经是一个可用之才了。如果他还能相应的提出建议,那真就是能员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