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337.遥领而已莫著急(1/2)
第337章 337.遥领而已莫著急
言罢,年仅十岁的吉大王赵是被领了出来,先向二圣行礼,而后又向一眾宰执大臣、国家宗帅们行礼。
其实在几年前,嗣秀王赵与就已经开始以王爵之身,统领御营大兵。当初常州受围,人心浮动,谢太后就曾命赵与去往温州、台州,整治船只、行宫,收容兵马,积蓄粮料。
只不过最后这些都没用上,因为张巡在常州守住了,二圣始终没有漂海播迁。所以赵与也回到了临安,以朝廷宗王的身份,辅佐在朝。
说起来大伙儿看嗣秀王的名字字辈就能发现,他和荣大王赵与芮是同辈。另外嗣秀王这个王爵是在宋孝宗生父赵子的后代中,以兄终弟及的方式,不断地承袭。
並非什么爹死传儿子,然后一代一代减等袭爵的模式。而是同一辈的堂兄弟之间择年长者而立,所以赵与不出意外,也是带宋老年男子天团的一员。
荣大王老得耳朵都背了,秀大王也是白髮渐多。先帝赵別无兄弟,再往前理庙赵的只得荣大王一个兄弟。
宗室近枝凋零如此,好容易当今天子有一兄一弟,自然要多加扶持,刻意培养一二,以为国家干城。
张巡当即要表態不行。
十岁幼儿如何统帅大军征战?將国家精华,三边锐士,交给一个小孩来统帅,这已经不是开玩笑了,这是在赤果果的杀人害人。
不过张巡还没站出来说些什么,文天祥就主动询问谢太后,吉大王是遥领还是实领?遥领元帅的虚衔,在临安继续读书学习,那其实也没啥好说的。
带宋是他老赵家的,他愿意这么干,谁也说不出个不妥来。况且元帅在临安,大兵在四川,往返几千里,干预不到指挥,可以接受的。
可若是实领,为赵是建立幕府,增设官署,將元帅前营安置到建康,乃至於鄂州。那对前线的肘可就大啦,但凡这小孩,或者说幕府里什么人,给远在四川合州前线的张巡下一道令,那张巡是听,还是不听?
幸好幸好,谢太后还不蠢,遥领而已,跟著去鄂州李庭芝幕府学习些军伍之事便可。然后文天祥以兵马副元帅·六路发运大使(益州、利州、梓州、夔州、荆湖北、荆湖南)的身份,辅佐赵是。
至於张巡,担任同知兵马使·前营排阵使,实际进驻重庆和合州,统帅大军,兴师北上,恢剿全川。
总之赵是肯定是不会到重庆去碍手碍脚的,主要目的还是学习。隨营练习起来,能多懂一点也是好的。
最后要是恢剿全川得胜,那么老赵家的威声也能重新拉抬一波。要是输了,也不至於把赵是给赔进去。
都这么说了,还怎么拒绝?
赵是甚至被谢太后牵著手,专门对文天祥和张巡行礼吶。意思是二位卿家看在带宋的份上,拉孩子一把吧。
或许有人要问了,为啥宗王出来当元帅,让赵当元帅不是最好?可惜了了,赵是皇帝,金尊玉贵,况且才七岁,哪里捨得放出临安去打仗。说起来臣构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出身,没这个身份还坐不了天下呢。
宋朝这个政治环境,皇帝就应该身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亲自统兵带兵。如此中央只需要一支没那么臃肿,但精锐的中央野战军。冗兵之害,完全可以削弱很大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