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344.权力责任不对等(1/2)

第344章 344.权力责任不对等

选德殿內突然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在旁侍奉的宫人太监,抑或是起居郎,都屏住了呼吸。

日常生活在整个带宋权力的核心,每一人都长著一颗七窍玲瓏心。

原来还在侃侃而谈,轻鬆自如的张巡,下意识的抬头望了一眼小皇帝。

正常上朝的时候,皇帝其实並不和群臣们面对面。后面的明清时代就是在故宫三大殿升座朝会,御门听政也有,但並不是各个皇帝都跑去乾清门听政的。

而如今唐宋之际,皇帝升殿之后,实则是端坐在“惟”之中,四面垂帘,高群臣一等,召见群臣举行朝会的。只不过越到后面越简化,或者说贯彻了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道理,不搞这些天子有神性一类的仪式。

倒是隔壁的日本,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天皇还是在“帷”之中登基继位的。而且还保留了明治时代经过改进修的惟。

至於唐宋之际的惟幌,那就只能去图画作品,或者古墓壁画里面找了。

说起来,张巡参加了好几次朝会,还被单独或者群体召对过,可实际上同赵对视的次数极少,几乎没有。

因为如今的皇权代理人是谢太后,谢太后实际上执行了带宋皇帝的权力。而谢太后召见臣工时,大部分时间会撤去垂帘,面对面交谈。倒是这位老太后的面容,张巡记得比较清晰。

如今抬头一瞧赵,赵也在望著张巡,似乎是想要从张巡这里得到肯定的答覆。

如果是外头隨便別的什么人说这个话,那张巡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特別的想法。借钱写借条,签名押,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还得把拇指印按上借条呢。

但是这话是赵湿说的,那就有些令张巡吃味了。

说起来其实很好理解,权力和责任是互相关联的,不存在一个享受权力而不需要负责的位置。

这也是此前说过,一个封建王朝灭亡了,他的封建官僚士大夫都应该殉死的根本逻辑。

享受了这一朝的权力,那在这一朝灭亡时,就应该殉死。得负起责任来,苟且偷生的士大夫都是贼,都当骂。

同理,承担了责任的人,那就天然的应当享有权力。

承担了这份巨额债务担保责任的是谁?是张巡。当然也有文天祥和陆秀夫,但他们不过是做个担保罢了,真要是还帐,人家肯定盯著张巡来要。

那么当赵说,写借条签字的人应该是自己,换做任何一人是张巡,都会產生不一样的想法吧难道是赵希望掌握这部分权力,转移这部分责任,承担起更多的带宋统治责任?

可赵才七岁而已,他真的会有这等城府,这等心机?以至於在这选德殿上,堂而皇之的和张巡索要这份权力,承担这份责任?

不太可能吧,七岁的小孩就算有自己的思维了,但也很难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要是赵今年十七岁,张巡会立刻相信,这七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