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374.大签京兆五千户(1/2)

第374章 374.大签京兆五千户

张巡於青居城等待张珏的这个当口,汪惟正不仅顺利跑路回了苍溪大获城,开始组织防御。还急忙给正在成都的叔叔汪良臣,以及陕西四川行省右丞李德辉报信。

至於在六盘山(固原)和京兆路(西安)之间来回巡弋的忽必烈之子秦王(原安西王)孛儿只斤:忙哥刺,因为路途遥远,尚未通知到。

东川元军几乎全军覆灭的消息太令人震惊了,虽然也就损失了一万多人,且新附宋军占大多数,这要是放在其他战区,甚至都未必第一时间匯报给忽必烈。但这是在四川,两川元军主力的一半都丟了,全川大震啦。

必须立刻报信给忙哥刺和忽必烈,教他们知晓。

除了积极上报之外,稳定局势,击败来犯的宋军才是当务之急。川西除了元军自有的一万余人外,还有前年投降了的一万多新附宋军。算起来约有三万人,可抽动这三万人去支援大获城,川西怎么办?

听闻那张巡可是带了五六万大军进川,只用了一天(汪惟正谎报)时间,就击溃了东川元军,

完全有实力分兵啊。

一旦分兵,配套本地川兵,立刻就能来打嘉定和成都。

所以只能请汪良臣先派个二千人驰援大获城,西川元军不动,动陕西、陇西一带的元军。请忙哥刺赶紧签发军士南下,驰援大获城。

忙哥刺作为元朝在陕西、四川这一侧的方面大王,治下有十五万军户。何止是兵强马壮啊,简直是壮不可言。以至於后来他儿子,还参与了元朝中枢的夺位吶。

虽然话说是远水不解近渴,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西川都自身难保了,想要稳定大局,只能靠陕西。

李德辉原本就任安西王相,忙哥刺摩下的政务都是他在处理,这些数据全在李德辉的脑子里。

重点是李德辉这人乃是干才,非常有办事能力。

伴隨著匯报给忙哥刺的文书,还有他希望,或者说是要求籤发京兆路五千军户南下大获城的內容。

五千军户的正丁作为军士,充实到东川,军户们的家属,则手提肩挑,人拉马拽,运送粮食和食盐进入四川,增强大获城的守备。

好啊,好就好在李德辉的行动力强。

既然有他的文书,忙哥刺一边上奏忽必烈,一边就按照李德辉的部署,直接签发京兆路五千军户南下。

肯定不走子午谷,先顺渭水往上游走,然后转入骆道。谁叫骆道最便捷呢,宋敏求在《长安志》曾记载其间所经驛馆多处,行旅极多极眾。

不过骆道还非常险峻,南宋时与金兵军事对峙,骆道便发挥了重要作用,完顏亮分道攻宋之际,吴部別军姚仲就曾出骆道反击。另外陆游《忆南郑归游》诗有“千艘漕粟鱼关北,一点烽传骆谷东”之句。

歷史上元朝灭宋之后,军事需求大减,骆道才逐渐荒废,改走更加平安顺畅的陈仓道和褒斜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