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377.临事方知一死难(1/2)

第377章 377.临事方知一死难

临事方知一死难啊。

这宝剑提到脖子上,汪惟正的手都在微微的颤抖。怎么就打不过张二呢,为啥呢,明明我这也是老兵,也有坚城。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都是两个眼晴一张嘴,张二也不是三头六臂的,为啥就打不过?要说那些新附宋军打不过张二,也就罢了。毕竟都是南人,撞上张二有畏惧。

可守卫槐树站的那些兵马,都是自巩昌签发而来的汪家世兵,虽然也有汉人,但其他各民族混杂也是真的。羌胡云集,不乏蒙古勇士。他们撞上张二有什么好畏惧的?

可为啥打了一上午,就被打败了呢?现在槐树站內的西川元军,大部瓦解,不少人向嘉陵江方向逃亡,可投降的人很少。这恰恰说明了他们对老汪家还是忠心耿耿的,死心塌地的为老汪家卖命。

如此卖命的兵士,有营地驛站可以防御,却还是败了。

不甘心啊,不理解啊,不接受啊。汪惟正觉得自己败的冤枉,死的也冤枉,从元军的视角来看,他根本没有做错任何决定。

有这迟疑的片刻,左右的汪家亲將早就涌上前来,將他手里的宝剑给抢夺解下。劝说的话其实很老套,元帅莫要丧失了斗志,咱们老汪家在巩昌还有几十万户口,眼下败了,不过是一时的失败,回到巩昌拉起人马来又是一条好汉。

说得確实挺轻巧的,五千老兵的损失,举个典型的例子,就能明白多难受了。罗马在条顿森林堡的失败,损失了三个军团,一个军团六千兵。三个军团一万八,算上辅助军团和乱七八糟的隨营人员,罗马丟了两万多人。

有一说一,罗马此时还挺强盛,转头过几年就又干了回去,並未真的伤筋动骨。但是丟了三个军团,还是令屋大维痛苦万分。

拥有罗马帝国的屋大维丟了三个军团能痛苦好几个月,只拥有巩昌元帅府的汪惟正丟了五千人,那心情好比直接上吊。

可现在剑都被人抢了下来,还自杀个屁。

眼瞅著宋军猛攻北水城,而“双刀王”已经在夺取北门滩头,援军又丧,大获城彻底成了一处死地。还是走为上策吧,不能在这丟了大好的性命。

左右亲將拥著汪惟正就走西门逃窜,铜鼓山山高林密,宋军未必能够搜索得到。至於元军兵士,能够跟上的就跟,跟不上的告诉他们往广元或者成都跑。广元有老汪家的后营,成都有汪良臣,到哪儿都一样。

原本就人心惶惶,只是因为还能瞧见援军,这才守卫大获城的东川元军,眼见得汪惟正又跑了,轰然大溃。

洞开城门,纷纷朝西面群山避走。

伴隨著北水城被裹阳炮击中的轰鸣声,大获城山城水城,几乎是同时告破。確切地说,是元军弃而走之,並未真的死守。

当然汪惟正想死守,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顶天守个个把月,可一两个月內,哪来的数万元军精兵前来救援大获城呢?

其实东川元军的结局,早在武胜城下就已经註定了。有武胜城下那二万多“存在兵团”,没瞧明白虚实的张巡,无论如何都会小心谨慎的对待。

等汪惟正把东川元军的主力给丟了之后,结合四川乏粮乏人的大环境,元朝在东川就已经败了,短时间內毫无挽回的余地。

没兵就是没兵,说破天去也是没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