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392.不打一场不心服(1/2)

第392章 392.不打一场不心服

说起来,纸面上忽必烈现在应该有三十万以上的部队。蒙古人,尤其是內迁到中原的蒙古人生下来就是军户,要服兵役的。

所以到了元朝后期,大面积破產的蒙古军户们,既不会干什么营生,也没有战爭让他们能够进行掠夺,於是迭相自卖为奴,人数有论文说前后不下三十万。

在河南、陕西等中原地区,忽必烈也先后下令,以家產二千贯以上的人家为军户,签发一人从军。

至於大都的侍卫亲军,歷史上號称雄师二十万,仅仅是斡罗思扈卫亲军就有一万眾。可是在长达二十年的战爭中,侍卫亲军事实上就没有摸到过二十万人的边。

连南边物產丰饶,地处產粮大平原的杭州,都养活不了十二万大军,官民皆称困苦。大都如何能养活得了二十万不事生產的职业军人,这玩意儿就是个虚指。

一直到歷史上的元文宗时期,大量募集汉儿组建东宫宿卫,再加上扩编的汉儿五卫亲军,人数才摸到二十万的边。

现在嘛?刚刚捕鱼儿海一战,把忽必烈的侍卫亲军彻底打没了。

这不单单是军队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忽必烈的这个中枢失去了平衡中原汉世侯们的势力。接连在南方常州和北方捕鱼儿海遭受重创,进而失去力量的元朝皇帝,还能够得到中原地主阶级的支持吗?

傻子都看出这玩意儿会动摇的啊!

所以忽必烈对於李德辉送来签发京兆路五千军户进四川的奏报,完全不在意了。他已经顾不上四川了,四川算个毛,他不仅要失去蒙古大汗的地位,可能连中原皇帝的位置都坐不稳了。

一方面忽必烈下令將分散在中原各地的探马赤军户往大都精选二万户,一方面又设法將唐兀、

钦察、贵赤、阿儿浑、阿速、回回等迁入中原军户往大都调,务必在短时间內使得侍卫亲军恢復到五万骑的数量。

饮止渴啊。

有这些人在地方上,地方上的汉族地主阶级还得上个小心,给元朝官吏三分薄面。这人一走,

三分薄面也得打九折啦。

可不充实侍卫亲军的力量,忽必烈连抵御海都的进攻,压制河北汉世侯的本钱都没有。收拢了五万骑,至少河北还能镇得住。

等忽必烈在上都遥控指挥,募集和补齐军队时,四川的急报再次发来。这次发来的就是注惟正等跑路,广元、汉中尽失,四川仅存川西一隅,且同陕西几乎失联的奏报。

按照正常的流程,忽必烈应该立刻把汪惟正拉来砍了,以正视听。但是老汪家在陇西二十四州都有莫大的势力和名声,此时已经帝位动摇的忽必烈,不仅不能够打杀汪惟正,还得刻意拉拢施恩,以求这位老兄不带著巩昌二十四都投靠海都。

那咋办?

无可奈何的忽必烈一方面让汪惟正戴罪立功,回巩昌去抽发一万人,打通秦凤成阶入川的通道。一方面也给安西王忙哥剌下詔,让他再签五千军户出来,恢復陕西到汉中的驛站和道路,重新控制汉中。

嘴皮子碰一碰,很轻易的,只不过詔书下发到汪惟正和忙哥剌的手中之后,二人能不能执行得了,就得看长生天咯。

重点是,元朝现在已经事实上无力支援川西的李德辉和汪良臣。

你说云南的元军?镇压此起彼伏的叛乱还来不及呢,哪里有空去支援四川。而且由於外部持续性支援的断绝,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癒发的艰难,其结果大概率不会好於李德辉和汪良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