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407.两造元勛大威名(1/2)
第407章 407.两造元勛大威名
得开始想办法往北边派人了,倒不是说张巡要北伐,而是现在宋蒙之间战事频仍,对北方两眼一抹黑实在难受。
搁这儿和便宜岳父胡乱蒙,得蒙到什么时候?
恰好这会儿扬州正好有三万多从北方南投而来的起义军,看看有没有什么心思縝密,胆大心细之人,选拔出来些许,再暗中发遣回北方。
本来他们就是北人,身份完全不需要新编。重点是带元对於地方基层近乎於零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潜伏的难度应该不至於太大。
与其担心元朝廷会发现,不如担心当地的汉族和蒙古族大地主会不会发现吧。这些地主才是北方各地郡县的实际话事人,也是元朝廷能够在北方立足的根基。
至於襄阳这边的情况,还请李庭芝派人多方调查,设法了解。襄樊要地,有此为基,元军始终如同中天一剑,悬在带宋的脖颈上。
把襄樊这颗钉子给拔了,张巡世镇常州、永享富贵的人生理想才能够安安稳稳的实现。单单是守鄂州,只有一重保险。
说定。
拋开此事,李庭芝便没有什么值得专门拿出来和张巡说道的话题了。顶多就是询问张巡,淮南能不能再多產食盐?湖北尚且交战,暂且不提,湖南这会儿其实也有一百多万户,小五百万人口了,食盐实在是不足。
南宋初年,湖南地区爆发过钟相杨么起义,起义军一度合眾百万,在多次內外打击之下,一直到岳飞率兵前来镇压完毕。仍有数万户,二三十万眾。仅仅被岳飞收编的精壮,就有五六万人之多。
太平了一百多年,若非十余年前忽必烈配合蒙哥攻宋,从广西打穿湖南,进围鄂州,这会儿人口可能还不止五百万。
就是刮不上钱来·—..—·
按李庭芝的说法,那就是你张二赶紧往湖南发盐巴来。食盐专营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人头税,只要官盐的质量不太次,那在湖南就不愁销路。到时候每年刮个二三百万的,岂不美哉?
嘿,別急。张巡把自己在四川復开井盐的事说了,希望李庭芝组织湖南商眾,运牛入川,去加强富顺监的畜力生產水平。然后用牛只交换食盐,再乘船东归湖南。
只要是运牛去富顺监的,张巡保证能够一路免税,不教湖南盐商折了本钱。
当然运盐东下,就得照章纳税了。四川想要恢復,大力销盐是眼下最可取的办法一听张巡已经从土司那里买了许多驱口奴隶,重开並盐,李庭芝不住頜首。
自己这个女婿,不仅会打仗,还知道生钱,真是没找错。
以后自己证腿了,这老李家的家业,可就全都要靠张巡来保全啦。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如此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辞別李庭芝直驱临安。先期回返的军队,那都是直接去扬州的,跟著张巡走的部队,不多,也就精兵五六千人,则是跟著去临安献俘的。
智万寿跟著文天祥,已经先出发了,他是“大贼”嘛。李德辉和汪良臣,还有西川元军则大部分跟著张巡走。这些人都是之后朝廷和忽必烈谈判,拿来换吕文焕的筹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