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431.义军草集无统御(2/2)

原本还阵列在岸边,阻挡官军渡河的起义军,登时吃了大亏,被炸得人仰马翻。毫无还击之力,二百米外的襄阳炮,还隔著一条赣江,怎么打?

到这会儿,起义军终於出现了动摇。这种临时捏合起来的军队,到底还是没办法合眾一心,有人拉著队伍离开大队,重新进山搭棚。

明末的陕西农民起义军不也是多次合营,又多次分开嘛。明军追的急了,就合营共同抵抗。等跳出了明军的包围圈,立刻拆家散伙。也就是高迎祥、李自成、罗汝才等大头领,才有集合眾多起义军的威望。

相比较於宋军的神臂弓和襄阳炮,有人撤退进山,对起义军士气的打击显然更大。

官军才刚清理完滩头,预备搭建浮桥渡江,就有一小半的起义军拉著队伍家口,开始往东南两面的大山里面撤退。

撤退一开始,整个围城大营便无可避免的出现了混乱。有人想走,有人想留,有人观望,有人动摇·———·

值此良机,王安节当机立断,立刻组织保甲弓手和徵募来的船只,载运石抹库刺的骑兵和张世杰的步兵过江。

草集了千余人之后,便对正在撤退动摇的起义军发动强攻。

后营的熟券军则是快速的构建浮桥,方便大部队儘快冲入赣江东侧。胜势终於显露,困守在赣州城內的密佑,也高举著红旗,打开城门杀將出来。

他同样是淮將出身,只不过发来江西统兵而已,在淮將中有许多旧相识的。

况且大百天的,几乎不可能出现自相残杀的问题。

心中那口气散了,身上那根弦也崩了的起义军,在撤离溃逃的大风下,遭遇城內和城外两路宋军的猛攻,终於全军大溃。

三十万眾,绵延数十里的庞大营地,一片袁嚎胆戾之相。

倒是已经构筑起浮桥,抵达赣江东侧的王安节,立刻派人持自己的令旗,到处呼喊“降者不杀!降者不杀!”,命令起义军跪地等候收容。

儘管张巡没有下达如何处置这些起义军的命令,但一般情况下张巡都是不滥杀的。百姓可是人力资源,杀了实在可惜。

真不是张巡优柔寡断,实在是张巡作为大地主大贵族,深知是百姓养活了自己。百姓越多,生產出来的各类物品才越多。只要土地还能容纳,何必滥杀。留下来哪怕是种桑养蚕,纺织染色呢。

绢布织出来,也可以充军餉,让將士们心无旁驁的为张巡征战啊。

不过大多数起义军,尤其是一开始就跑的那部分,此时已经遁入山中。山林之间是他们熟悉的区域,官军两度遭遇败绩,此时暂时是没法发动搜山攻势的。

那便只得由著起义军遁入山中,先將赣州城下的人口收容起来,从长计议。

最终得把这些盐徒山民都迁移出山,不然王安节所部一走,遁入山中的起义军没了压制,还是会出山来攻打城镇,掠夺富户的。

这事王安节再是开动脑筋也想不到好办法,只能先率兵进城,再给张巡和朝廷各擬一道捷报,等待后续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