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463.大变只在三五年(1/2)
第463章 463.大变只在三五年
叶李说的对啊,究竟是时势造就英雄,还是英雄造就时势,那不还得看咱们自己嘛。被动的等待政治军事强人的出现,绝不符合张巡现在的身份。
凭啥这个强人不能是张巡呢?
按照叶李的想法,这个强人就得是张巡!
现在张巡觉悟也不算晚,毕竟张巡这才几岁啊?区区二十六七罢了,虽然李世民在这个年纪已经做了统一天下的主力,甚至发动完了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杨秀清也代天父传言,稳定了太平军军心,完成了永安定製,开始挥师北伐。
真强人这会儿再次也已经创业过半,张巡才开始想起创业,甚至算晚的。
不过张巡的创业基础比较好,各方面都有优势。这也是叶李最看重的一点,
张巡不是从无到有的创业,而是从十到百的创业。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他的兄弟都是自己带起来的。等到有了基业,去请什么刘伯温出山,人家刘伯温还瞧不起他呢,天天搁那儿怀念带元。
倒是李世民,开局就有好爹加晋阳,本钱足,一开始就有好大一帮兄弟宗族,还有各种谋臣猛將环绕身侧,成功率远胜於朱元璋。
“只是朝中-—-”张巡当然不可能三句话,就开始预备造反什么的,那简直太儿戏了。
现在朝中那可是標准的正人当道啊,文天祥海內名土,天下皆知的救时宰相。重点是他极其忠於带宋,日思夜想的都是恢復带宋的河山。
如果张巡要反了,文天祥怎么办?这种人要是被张巡害了,那张巡肯定是要遗臭万年的。朱棣虽然自己屁股也不多乾净,但他杀了个方孝孺,那真是被骂了几百年啊。
须知文天祥可不是方孝孺,其名位更在其上,有如“国胆”一般吶。害这样的人,那將来西湖边的跪像,保不齐得有张巡一个。
“文陆二位相公,年岁均远长於节帅。”叶李没说怎么办,先明確一点。
那就是文天祥和陆秀夫都四十多,开始奔五十了。这年头人生五十年,能活五十就算是正常去世的。別的不说,或许等张巡再准备几年,这二位就正常去世了呢?
一旦这二位去世,朝中再无有名声胜於二人的正人君子。到时候蝇营狗苟之辈肯定会上来,杀那些烂货,毫无心理负担啊。
即便文天祥和陆秀夫意外的长寿,活了五十活六十,一路奔著七十去。以目前的局势看,也未必能够一直担任宰相。
瞧瞧朝廷现在的部署,即便是有文天祥这样锐意进取的宰相执政,还是没有摆出明確的恢復气象。
就是欺负你文天祥是正人君子,事事尊重二圣,在很多事情上扯文天祥的后腿。
现在国家板荡,北方的威胁仍旧巨大,再者皇帝年幼,无法事实上独立执政。所以用文天祥顶在前面,等小皇帝亲政了,你看著办。
说不得,文相公和陆相公就要去职,出判广州、福州或者潭州。
二圣可没有什么驱逐韃虏,恢復中原的心思,他们所图的,始终是维持赵宋在东南半壁的统治。能够偏安於一隅,就足以令他们高兴欢喜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