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484.张尔行一言而决(2/2)
至於来以备参考的殿帅马,那更是坐在最末尾,打仗他还能提两嘴。
真等要开始全盘规划了,两眼一抹黑,属实是没有这个才华。
大约和张世杰一样,带一二万人,那是勇於斗阵,衝锋在前,殿后不退的良將。可让他统帅十万二十万大军,筹谋规划,前驱后赴,那就不成咯。
首先派人去联繫泉州城內的蒲寿庚,他肯定也不希望自己的大本营泉州被起义军打破。那就让他赶紧带兵自效,本来蒲寿庚就是福建安抚使,有临机招募编练团结兵的权限。
在他上头的江西福建安抚制置大使李蒂,因为先前镇压赣南山民起义不力,丟了两镇大兵,最终在重修完赣州城之后,改知建康府了。前宰相多少得给点体面,预备在建康府养老吧。
作为安抚使的蒲寿庚,先率领海船,打通泉州的海上对外通道。然后浙东这边再组织民船,运输十万到二十万斛粮食进城,保证城內不会出现粮荒。
临安这一侧的张巡不走海路,粮食在海上沉没了可以再调,淮兵在海上沉没了那就是个死。
大军从扬州开拔走运河到临安,临安走富春江在建德拐进兰溪,一路到衢州。舍船步行,越过浙江和福建交界的仙霞岭仙霞关。当年宰相史浩在此用石板铺设了道路,已经算是比较好走的陆上通道了。
过仙霞关到浦城,就能走浦溪到建州,转建溪到闽江,直入福州。沿著海边过福清和莆田,即可抵达泉州。
这是大规模军事行军最稳妥,也是最便捷的路线,全程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藉助河流水运。既快捷,又能节省军士体力。
本战不可能全是淮兵出阵,张巡本人亲率淮兵二方五千眾,在苏州的仇子真六千眾,在衢州的夏柏五千眾,在仙霞关的马騏五千眾,以及临安殿兵的马墅一万眾,凑五万来人,再临时把沿途的熟券厢军、团结弓手都拉上,
十万大军號称五十万,进战泉州。
襄樊那头,只能让王安节带上一万人,代表张巡出阵了。反正现在李庭芝还活得好好的,不至於出现什么大问题。有李庭芝指挥,张巡也放心把王安节一万眾交託出去。
等这十万人在福州取齐之后,朝廷第二拨转运二十万斛大米到福州。任命仇子真以学士衔知福州府,让他在福州总理后勤粮台。
万事稳妥齐全,张巡才会率师出征。
带宋就这么点本钱在,诸位相公也不希望再赔了丟了吧?
至於如何同陈吊眼的百万之眾对敌,那得张巡到了现场再看。在临安是不可能做出什么平戎方全大阵图的,想都別想。
张巡说完,站在一侧的杜滸已经全文快速手录完毕。,这老兄真是博司品他还是站差手灵的呢。
以臂做案,奋笔疾书。
临时军事方案摆到书案上,诸位宰相看过,张巡能够同意去求泉州,那至少开头是好的。至於后面这些,大伙儿望望文天祥,又望望陆秀夫,二人没有明確发表反对意见,那就是默认允可了,其他人更不会反对。誉写一份小楷的,送给二圣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