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503.艇船到位便开战(2/2)

所以既有帆,又有桨,主打一个追求速度。贩米这种行当,利润其实並不高。即便是从一年三熟,米价低廉的遇罗买米回福建,往往也只能弄个薄利多销。唯一的好处是绝对不愁销路,只要米上岸,有得是要买米的本地商人。

清代甚至有从广东载运桐油去遇罗,再买米回福建,福建买木炭回广东的“三角贸易”。虽然都是利润极薄的商品,但如果能顺顺噹噹跑下来,一趟也能挣几个子儿。

得了军令的蒲寿庚立刻命人调集大小艇船,桨帆並用,直驱普江上游,配合张巡猛攻起义军的五道浮桥。

有了水兵的张巡,诸般方略均已得计,当即以李让魔下的中军统制官李再兴为先锋,傅高和刘源为左右两翼,向起义军的大阵发起进攻。

说起来李再兴也是张巡的老熟人,当年去南山射虎,就是李再兴的爹老李头协助张巡射的。后来去北港擒蛟,又是老李头帮看张巡一箭射中了恶蛟的要害。

李家自李纲以来,歷代出仕,多有为师臣者。老李头和他儿子李再兴便都是李家的亲將,一旦李家的子弟出仕为边臣,便带上这些亲將前去统兵。

眼下李让出战了,自然就把小李带上。骤然见到小李,张巡就呼一声好汉。

两臂修长能挽弓,蜂腰有力能马战,端的是一员好马弓手啊。

当年老李头就是年纪太大了,要不然张巡高低把他们父子要到自己身边来做军。现在再要就来不及了,人家已经跟著李让出知庐州。

小李戎马出身,自幼习武,此时上得战阵,毫无惧色。左右人马,虽然部分是夺自夏贵的残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招募自北方流亡至淮西的豪强。

加之李让主管淮南两路马政,虽然马都是张巡和诸將的,但经管此事总有些过手油不是。这会儿百十骑马兵环绕在李再兴身边,人马精强,不输张巡身侧的侍卫亲军马兵。

望见张巡终於出战,陈吊眼以下数十將並不惧怕怯懦。起义军连挫官军,土气正旺,正是求战的时候。况且官军才几万?起义军数倍於官军。只可惜泉州以北的战场不够宽大,要不然他们得把三十几方人全带上。

经歷了战阵的起义军这会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编组和章程,虽然列成的大阵还不够稳固,到底有了个形状。这也是先前陈吊眼数方眾列阵,张巡初登陆选择不战的缘故。

敌军已然有备,而我军散乱无备,天又將黑,猛攻殊为不智。

“贼眾竟也能列方圆大阵。”连张巡身边的叶李都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起义军成长的这么快。

没见识了吧,要是再过个几百年,经歷过土客大械斗的那些南方起义军,才成军就能够和官军拉扯,打上几仗有了缴获,甚至能够追著官军打。现在南宋的“山贼”群体,已经有了后世那种在山间修筑围屋围楼,平时耕种,战时聚战的意思。

对这些平时就不服王化的“山贼”群体来说,列个圆阵而已。高难度的却月阵、八卦阵他们不会,聚拢成团,前后相依,这点水平还是有的。

“不急,先让熟券前去射上三矢。”张巡倒是不如何惊讶,打仗嘛,见惯了就好了。

“得令!”身侧的中军传令奔马开前,给已经出营正在向前推进的李再兴、

傅高他们传递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