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526.嘉会之门谁来守(1/2)

第526章 526.嘉会之门谁来守

张巡连忙起身呼“万岁!”,这意思自然是臣告退了。赵湿还一愣了,瞧见张巡往身后的珠帘瞧,他显然也瞧见了。眼神中的惊慌是非常明显的,但最终还是压抑了下来,故作轻鬆的摆了摆手,示意张巡退下吧。

临跨出门,赵还说爱卿劳苦,下令御医给张巡送一些补气益血的丸药。姿態真是做足了,单说眼前,確实挑不出刺来。

可等出来,张巡就赶紧先去问文天祥和陆秀夫,都堂內的小隔间,旁无他人。张巡就直接张口,谢太皇太后最近到底算是个什么情形?

宋朝宰相给病重的皇帝侍疾是惯例,常说的“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作为宰相,每天在宋太宗面前侍奉。

虽然谈不上二十四小时都在宋太宗面前吧,至少是每天都问诊问安的。也正是因为他每日都在宋太宗面前,才能够敏锐的察觉到宋太宗要证腿了,把宋真宗给叫到宫里来,隨时做好继承大位的准备。

若非他这般小心,宋真宗还未必能够上的去呢。

现在谢太后垂帘听政,他就是事实上赵宋皇权的具象代表。即便她是女流之辈,作为宰相,也要轮流进宫,去侍奉其疾病吧?

说起这个,文天祥就嘆气,其实谢太后这样已经有段时间了。今儿还能够坐起来和张巡召对,都算是情况好的。

想想先前?文天祥是连说两遍,谢太后毛也没有听进去,直接是神志都昏了。现在还能够勉强理政,抚慰帅臣,真怕是迴光返照。

有这么离谱?

结果张巡的表情才做出来,文天祥和陆秀夫就是默然不语。他们作为事实上执政的宰相,按理说基本上是每天都要进宫和皇帝或者谢太后商议朝政的。除非是什么正旦新年,或者祭天庆典之类的日子。

否则算起来,勤政一点的皇帝和宰相大臣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那三宫六院七十二嬪妃在一起的时间还长。

“寿慈宫如此,二位可有对策?”张巡不装了,提前了解一下朝廷宰相的想法很必要。

寿慈宫自然是指代谢太后,这个寿慈宫就是臣构自己养老用的德寿宫,孝宗养老的时候改名重华宫,谢太后拿来养老了,就改名寿慈宫。

“官家年幼,可再请慈元殿垂帘也不甚妥当。”文天祥实话实说,全太后此人似乎並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

另外小皇帝年纪越来越长,马上大婚,理论上就可以亲政,再安排他妈出来垂帘,小皇帝心里面怎么想?

咱们眼前这位小皇帝,可绝对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外面的人可能还不清楚,

在座的三位心里面明镜一般。赵在很多事情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

如果只是个一般的小孩啊,张巡两个大耳刮子上去,还能教训教训。偏偏这是皇帝,占据了君臣名分大义的皇帝,只能够劝諫,不能够强来。

或者说文天祥、陆秀夫他们也不愿强来。

“官家亲政,喷———”引张巡故意的表现出一丝夹杂著各种复杂情绪的状態。

都知道张巡背了官军阵没的大锅,张巡要是一点儿情绪都没有,反而会让人觉得张巡是在装,是在待时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