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539.节帅下场拉郎配(1/2)
第539章 539.节帅下场拉郎配
德祐七年元月,不对,改元了,现在应该是景炎元年元月(1281年)。
挺像建炎的,意思感觉也差不多。改元这事张巡反正是没参与,等到朝廷的公文下发整个半壁之后,才得知文天祥力主改元“景炎”。
一方面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一方面期望建立更强大的带宋。可能解释不到位吧,反正朝廷里爭这个年號,也不是为了真的要干什么。主要还是文天祥確立自己在临安中枢朝廷首相的权威,加强自己对朝政的控制能力。
显然他现在还是有號召力,同时有控制力的。改元这个提案最终在朝廷得到了通过,那么说明谢太后和小皇帝赵都持默认,乃至公开认同的態度。
眼下只要谢太后不证腿,这个朝廷大概率还是文天祥说了算。好事啊,宰相不更送,那朝中的政策方向就不会大变。
倒是姚觉得文相公的胜势越来越大了,见天的兴奋起来。
对了,去年年下,张巡让姚言给程鉅夫的考评题了个优等。但是保举是没有的,还是继续干排岸司的干办官,先把扬州內外的沟渠水道都疏通了再说。
眼前这会儿淮南“新官”的名簿也登记完毕了,张巡还另外派了一拨人去巡迴对照了一遍。登记的挺诚实,毕竟眼前这会儿千衙前役,也不是什么正经好差事。
另外只是登记军官,又不是登记兵额,將官们从上到下也没啥需要隱瞒的。
说句实打实的,但凡是个指挥四百人的指挥使,张巡就有印象。
別看甲士加骑兵六七万人,算下来一百好几十个指挥使,其实张巡基本都记得清长相,叫得出名字。其中一半都姓张,是张巡的宗党族子,剩下的大多也都是和张巡从常州的血肉池里滚出来的,张巡一辈子都不可能忘了他们。
剩下那些熟券屯田军,很多指挥使张巡也认识,那都是张巡手足儿郎一般的人,没有眼前这本“新官”帐,张巡也能如数家珍。
倒是文官,虽然有好些人投效到了张巡的幕府,但张巡的记忆很浅薄,从上到下上百人,只有三分之一常在张巡面前出现的,张巡有点印象。
剩下的三分之二,有的是故旧推荐来的,有的是自己投效来的,还有从前任或者其他大佬手里接盘来的。像是李庭芝和汪立信,就把自己部分乃至全部僚佐都送给了张巡。
反正他们也用不上了,这真算是一份政治资產。都是经过考验,堪用的人手。最不济的,也像邓,那文章写得好,好极了。以前在四川,捷报好些都是邓写的。不过邓老兄现在是日讲官,不在张巡幕府或者淮南官署。
挺好的,人多是好事,为將来做准备嘛。
正看著吶,如今给张巡当亲军直指挥的喜住就站到门口,说安抚司的僚属来报,要调动熟券屯田兵去修堰口。
带宋的厢军那都是“技术兵种”,除了打仗之外,干各种买卖活计都是一把好手。干工程也是这样的,南宋临安扩建为行在,很多工程就是兵士来干。木匠、泥瓦匠、漆匠,中兴四將的部队里,这些人那都是存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