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562.夺便夺了勿要杀(1/2)
第562章 562.夺便夺了勿要杀
燕肃钟声响悠长,浑厚如绵,全城的文官武將听到宫中钟响,便生起猜测来。两种可能,一种是外兵进城不顺利,官家召文官赴朝,武將来卫。另一种可能是外兵已经夺取了皇城大內,底定胜局,要確立名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比如白马之变,外兵的统帅召集公卿大臣,一概杀了个屁的,物理清除旧势力。
但现在带宋的內部予盾,似乎还没发展到这个地步,应该不至於要天街踏尽公卿骨。况且这公卿里面,姓张的,姓谢的,不可计数,沾亲带故。
伴隨著钟声传来的,还有锣声,有人沿著公卿朝臣们所居住的街巷敲锣呼喊,张二节帅召集大朝。
是张二!
倒也不奇怪,张巡实乃文天祥之左膀右臂,当年沿江招討大使的亲將出身。
此时听闻文天祥撞柱,提兵上洛,痛陈利害,倒也合理。
只是这张二来的好快啊,竟然已经从扬州杀奔临安,甚至控制了皇城大內?
真要是如此,那得去瞧瞧。
有人换上朝服策马出门,只瞅著御街两侧全是林立的侍卫亲军马兵,每隔一百步,便能瞧见一面“清道”大旗。街巷整肃,全然不见淮兵大掠市坊。城中四面,也未曾望见哪里升起烟火,显然张巡並未遭遇到激烈的抵抗。
那看来是早就有人开了门,纳了款,献了降啊,有人带头,很多事做起来就容易不少。
不断有官吏从家中外出,络绎不绝的赶到宫城內,预备参加大朝。先来的,
已经能瞧见四位坐在惟之下的大王(还有个嗣秀王赵与)。连近支宗室大王都被打包到了祥曦殿,那看来官家也不能倖免啦。
再看班列,老迈多病的李庭芝如今赫然就在朝班之上。功封庐陵郡王的李庭芝,在文官班次中,仅次於昨天加封为信王的文天祥。
另外几位宰相,全清夫和留梦炎失魂落魄,留梦炎甚至衣冠不整,贾余庆也是心怀喘懦,东张西望毫无仪態。倒是不见陆秀夫,因为陆秀夫还锁在枢密院內呢,淮兵控住了枢密院大门之后,只是封锁內外,隔绝进出。
李庭芝和张巡打了个配合,先不开门,待大事已定,再放陆秀夫等人出来。
也是这会儿张巡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哥哥张逞,姐夫陆秀夫等大臣,都被赵与芮下令控制了起来。真是神助攻啊,若是方才陆秀夫站在宫门口,大骂张巡是反贼,张巡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呢。
他们被控制起来反而是好事,免得需要他们做抉择,也免得张巡做抉择。反正张巡也没说要杀赵,等一切事定,再放他们出来便是。
公卿大臣前后来了千把人,还有许多人担忧恐惧不敢来上朝,左右数了数,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觉得意思差不多到就行。隨即恭请赵湿临朝片刻,叫满殿群臣都瞧个明白,皇帝已经被控制。
之后便由领班的宰相李庭芝,走完全合法合规的流程,宣读赵湿的詔令。奸臣留梦炎等一党蒙蔽圣听,居中乱事,操弄內外,屡有不臣之心,现召淮南两路安抚制置大使张巡前来除之。
什么兵变?我这是有官家衣带詔的!
先把名分大义给落实了,其他的一切从容好办。没名没份,那就是真·反贼,有名有份,我靖难也。
忠诚军將彷佛死狗一般的留梦炎从大殿內拖走,留梦炎也是没什么胆色,此时早就嚇得双膝发软,站都站不住。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抓来的半道上,挨了忠诚军好几刀柄,这会儿甚至都没办法张口了。
拉出去打硬仗,那肯定要刀枪剑戟,弓弩大炮齐备的。抓人这时候,要是有个扳手,对著腰子来两下,这人就基本直不起来了。而且当场看,还看不出伤来吶。
反倒是用棒球棒的太显眼,用游標卡尺的则容易破口大流血。折凳也很好,
但没有扳手那么易携带。
眼前没有扳手,用刀鞘砸几下,刀柄捅几下,也是一样的效果。
大王和群臣们望著被拖出去的留梦炎,以及他的几个死党,各个若寒蝉,
不敢哎声。不过大部分人都清楚,眼前这会儿主要也就是杀个留梦炎,给起兵寻找藉口。名分大义有了,那张巡就成了朝廷的话事人,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大开杀戒的。
毕竟张巡已经成了带宋这个旧秩序的临时维护人,不管是顛覆旧秩序,还是开创新秩序,都需要时间。
待眾臣散去,四位大王也被领走监视居住之后,李庭芝同张巡分析起现状来。有两件事,麻土龙和孙虎臣所部既然都投了张巡,剩下的便是据守余杭门的马堃,必须立刻派人去招抚,免得生出事端来。
对,这事也是要紧事,虽然马堃没有多少人马,加起来不过六七千。可在临安这地方,六七千也是个大数目了。几百人就能够搅风搅雨,论是几千人。
先前张巡在余杭门下,马堃权当不知,多少也说明了一些態度。就是两不相帮,等到决出胜负之后,再行投效。
对於不那么灵敏聪明的马堃而言,这个选择算是对他最合適的。毕竟他没有他哥哥马那样的脑子,看不透局势的变化进展。那不如暂且自保,哪怕之后失去了兵权,新统治者为了邀买人心,大概率也不失为富家翁。
都知道张巡不是什么刻薄的人,就算他们老马家尚了公主,也是细枝末节。
这年头可没有说什么女儿生出的男孩,都能够拿来改个赵姓,继承赵宋皇位的事。
只不过就是招抚了之后,马堃所部肯定要暂时迁移到他处去。这既是出於安全考量,也是出於保全马堃之意。
翁婿二人议了议,一道派人前去余杭门。
第二件事就比较让张巡难办了,李庭芝明確的告诉张巡,文天祥还没有去世呢。昨天封的信王,今天也没传出来死讯。
作为带宋事实上的首相,张巡应该要去见一面。或者说的冷血一点,至少要去確认一下文天祥的生死。
如果文天祥咽气了,那哀荣极备,风光大葬,一切休提。如果他硬挺著不咽气,其实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
暗中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