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628.日本关东有旱稻(1/2)
第628章 628.日本关东有旱稻
“临安府有人投书,说有燕云可用之稻种献上?”
张巡瞧见这份被单独挑出来,呈送到自己面前的公文,只觉得竟然有这等事?南方种稻,北方种麦,这几乎已经变成了一般常识。张巡从来没有想过,要在燕云地区种植水稻。哪怕是种高粱,种大豆,都很合理。
但这份公文又確凿是要务,张巡確实需要教习南方北迁的屯由守城军们,种植各种北方作物的技术。
“说起来,还挺稀奇,就是前番那个东瀛太宰府前来遣送漂民的和尚献上。”吕师孟也没想到,事情居然还能够转到南浦绍明身上。
“啊?东瀛和尚?”张巡记得这事,先前还感嘆自己捞了鎌仓幕府一把呢。
万万没想到这和尚居然还能够和自己发生交集,这人不是来打听带宋北伐中原的嘛。
北伐的消息传得满大街都是,隨便打听的啊。兵马粮草不断地向北转运,临安市並的三岁小儿,都在传说张二节师北伐的歌。
戎装衣襟正緋红,恰似临安万朵梅。
“节帅是否要见一见?”吕师孟原本也无所谓的,但是这和尚身上有秘密,那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决定出言问一句。
“也罢,安排前来见一面吧。”张巡略一思量,心想要是真有大都能种的水稻种子,
见这和尚一面挺值。
如果真的是有效的水稻种子,甚至可以给这和尚封个国师嘛。这等大善举,活人无数的好吧。別说国师了,张巡布施给他个十万贯,专门为他修筑一座寺院都没问题。
种水稻这种事,两浙的百姓完全不需要教习,拉到大都就能种。不知道能够省下张巡多少力气,省下南方北运多少军粮。
等南浦绍明坐到张巡的面前,已经是四天以后了,临安的天气渐渐转凉。张巡仔细观瞧了一下眼前的和尚,三四十岁,显然是晒过太阳传过法的,並不细皮嫩肉。但更多的东西,不好从简单的面相上判断出来。
今日不谈佛法,能在燕云种植的稻种在哪里?
有,明年开春在儘可能北方的海州种下去,试验一番。如果海州能种,后年就往山东种。山东要是可以,则环渤海的沧州、平州等处大概率也可以。没必要讲什么里胡哨的东西,种就完了。哪怕一亩地只能出一二百斤穀子,那也完全值得。
水稻之所以成为中国的主粮作物,就是因为他在没有现代化肥的加持下,精耕细作,
农业社会时一亩水田也能收四五百斤。
小麦就差点了,后世一亩地能收八九百斤麦,但如今能够收到二百来斤就算高產。玉米传到中国,长期不被接受,也不被推广开,就是因为即便在肥沃的东北黑土地上,如果不是水浇地,一亩也只能收七十斤粒子。
是,玉米在南美洲创造了一个帝国。可怎么没瞧见玉米在苏联让穗宗万万年吶。
因地制宜是农业最重要的一条准则,今儿这能在燕云种植的水稻,似乎有打破这一准则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