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675.献得谷来受封赏(2/2)

“海州那头,继续展种,另外再分往徐州、邳州和齐州播种,以三年为限,

多种多收。”张巡得开始预备旱稻的种子。

为將来收復农田水利设施破坏严重的河北,乃至於进取辽东做准备。本来河北种麦、小米和高梁都適宜,但是小麦和小米都需要水,不是水浇地的话,收成大概率还不如耐旱的高粱。

旱稻可以作为水利未修之前的替代品,暂时充作主粮作物。正好这三年播种,教会三地的屯田守城军种植方法。之后再把这三地的屯田军,均匀的分发到河北各处去。有熟手带领,才方便种植。

对了,或许有人要问齐州是哪里?济南咯。

和先前议论的改变各路辖区划分一样,张巡决意將南北两宋大量升级的州府,改回有歷史缘由的某州之名。

济南的名字不废除,但只作为齐州治所所在的首县之名。开封府要改回汴州,河南府改回洛州,济南隔壁的益都府改回青州。因为南宋皇帝潜邸,而取了什么宝庆、绍熙、咸淳一类的府名也要全部革除。

光取个吉利名,谁知道哪是哪儿。

这也是府,那也是府,闹到带明,全都划成了府。虽然这也算是时代演变的一部分,可宋朝的地名实在是麻烦,必须整合统一。

就比如济南,既是齐州,又是临淄郡,还是兴德军节度使,旧时又是淄青节度使。带宋这里胡哨一大套,在行政上很是不便。

或者说,至少是大大增加了地方上的行政成本。別看就叠加了四五层名字而已,可换算到文书上,那恐怕就不是四五倍的数量咯。

“合该如此。”南浦绍明双手合掌,对著张巡行了一礼。

“大师在国中,可曾得国师之封?”朝著南浦绍明回个礼,张巡就得赏。

当初承诺好的,现在既然旱稻真给他种出来了,那就得大大的赏。咱们张二名声在外,满世界都是来投的英雄豪杰,全靠赏罚分明。

“尚未。”南浦绍明虽然是临济宗的高僧,主修学问,辅修茶道,但一点儿不抗拒结交权贵。

作为九州太宰府的外交僧,以及当地崇福寺的住职,南浦绍明此时还没有得到日本天皇的召见和欣赏。没有傍上天皇,也没有傍上鎌仓幕府,自然未得国师之號。歷史上一直要等到死后,才被后宇多上皇追諡国师號。

不过他本事很好,弟子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宗峰妙超(1282一1337年)的,在日本京都城北紫野建立了大德寺。就是那个在室町幕府中后期逐渐崛起,成为畿內名山的大德寺。由此,他这一派在日本兴盛繁荣,一直传到了2025年还很好。

“当做大僧正!”张巡转头就吩咐左右,让人快马送信去给临安的陆秀夫。

通告祠部僧录司,先封南浦绍明大僧正,赐紫袍,位同三品,赏钱十万贯。

张巡再另外赠给开山筑基银一万两,好教这和尚大大的显荣。

立个榜样出来,你宗教配合我的统治,那我必定不吝惜赏赐。要金有金,要银有银,一应俱全。

前头投靠了张巡的毛之奇,就是那个白莲教的首领。协助张巡在济南之战时,於济南城內纵火,使得帖木儿不和李庭两支人马,为了保全济南城,而始误了参加张巡同阿术会战的时机。立下如此大功,不就是“白莲普化真人”嘛,

封就是了。

当然毛之奇还得出卖一下同门,这事后边会徐徐处置,权且不提。

“节帅弘法布施,乃我门之福。”南浦绍明不装,这圆头和尚非常坦然的接受这一切的赏赐,而且还有请求。

希望张巡把这些赏赐啥的,都亲笔写下来,包括对他本人的褒扬。他是个日本和尚,固然在带宋这边学习佛法,可终究是要回日本去弘法的。传灯嘛,传得广,佛法才广。

拿著张巡的亲笔信,在日本的逼格不就立刻起来了。如果张巡有朝一日做了某朝的开国皇帝,那这封亲笔信就更厉害啦。

死后追封国师?贫僧我活著就是大国师。

“小事小事,不值一提。”和栽种旱稻成功相比,这都不算啥。

张巡提笔就写,这等小要求而已。说不准人家保存的好,咱们这封亲笔信过个八百年就成日本的国宝文物了。

“大和尚,那你还得助我叔父,再种三年地咯。”张楨看著张巡写信,笑嘻嘻的和南浦绍明说话。

“既是种稻,也弘佛法。”那可不就是弘法嘛,弘来十万贯钱加一万两银呢,弘的太成功了。

“你很天然。”张楨似乎也有点欣赏南浦绍明。

主要是这和尚不装逼,不故弄玄虚。我结交你这个权势,就结交了,入世不称俗。

“贫僧也习得不少枪棒。”不知是瞧出什么来了,南浦绍明居然对著张楨如此说道。

(僧人西涧子曇曾言:今兴德堂头,南浦法兄禪师纲要,长剑快马,运转如风。)

“喔!”张楨来了兴趣,当即和南浦绍明比划比划。

未曾想这圆头和尚,不仅使得一手好刀剑,甚至能骑善策。虽然不会骑射功夫,可在马上轮转刀枪,一如平地。

难怪能够跨越大海,到带宋闯荡。又能回到日本,在日本弘法三十余年,创下好大基业。单说这个身体素质,以及武力水平,给张巡做个侍卫亲军马兵是绰绰有余的。

连一旁护卫的侍从们,都纷纷叫好,连称和尚大能。等张巡写好亲笔信,復又观瞧,南浦绍明已经在马上和张楨对打起来,搏的张楨好大的欢喜,直言和尚有本领。

“临济宗不都是学问僧吗?”张巡还想著,原来临济宗还出武僧。

那一头,二人马上对打完,也算酣畅淋漓。显然张楨非常喜欢南浦绍明,当场就说自己也要布施给南浦绍明白银一千两。他有钱,老张家当年二千万的家產,张巡和张逞一人一半。张逞的不就是张楨的,儿子爹的钱,半点不心疼。

南浦绍明也欢喜,真就是乐於结交权贵,求路於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