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684.梓宫落入海都手(盟主周防介冠)(1/2)

第684章 684.梓宫落入海都手(盟主周防介冠)

阔里吉思能够被真金任用,且实际派出去带兵,那自然是有几分真本事的。要不然就他那个嫉蒙古废物点心如仇的脾气,早就被人给坑死了。

瞧见左右已经有陪臣们去安慰真金了,阔里吉思立刻登城捍御。看烟尘,看旗帜,看面宽,这些都是为將者的基本功。很快他就看出衝突而来的海都军至多一万骑,甚至大概率只有七八千骑,这点人是绝对不够对大都发起攻击的。

心中有数的阔里吉思这才退到城下,排开人堆安抚真金。请他的陛下不要著急,有他在,就凭眼前这点敌军,根本奈何不得大都。然后真金的一句话,就把阔里吉思给骇住了。

大行皇帝梓宫尚在野外!

还好,阔里吉思这两月也算是见识了不少大场面,不至於脑子里面“轰”得一下就炸开了。他先是前后左右望了望,果然没有瞧见忽必烈的梓宫。

再问其他蒙汉大臣,不出所料,忽必烈的梓宫交给伯顏看守。伯顏正在缓慢的把梓宫运来大都,为啥阔里吉思断定城下的海都军连一万人都没有?因为真的没有一万骑,好几千人在不久之前又发现了伯顏的旗號,围攻伯顏去也。

在野战中利用优势兵力,不断地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进而形成战略上的优势。这一招但凡是个正经的统帅都懂,有机会也会设法去使用。

一直到二战,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北非的战斗中,隆美尔还是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战斗胜利,来消灭带英在北非的军队,进而夺取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

后世因为知晓彼时带英的蒙哥马利在埃及不仅有整编师,还有美国的援军援物,会觉得隆美尔想的太天真了。但在隆美尔的想法中,他这样的战术其实也算是参考轴心国后勤,以及在北非实力的最优选。

所以海都发现有带元的后军,自然去围杀,倒也没有想过里边会有什么忽必烈的梓宫得,就按目前的状况,忽必烈的梓宫必然是要落在海都的手里了。但阔里吉思立刻计上心头,他是真金的女婿,又不是忽必烈的女婿。其他人忽必烈都多有施恩,好岁还有一份香火情在,阔里吉思没有这份深情的。

他也是直来直去的性格,把真金往城门洞一拉,屏退其他閒杂人等。

直言若果海都得了大行皇帝的梓宫,必然会做出些侮辱的举动。鞭*可能不太会发生,把首级砍下来,拿来威大都守军怕是概率很大。

既然不可避免,那就提前预备。忽必烈本人在蒙古、色目、汉儿军队中,都有至高无上的威望。这也是为啥忽必烈在世的时候,各部大军顶多就是心有怨言,而不闹事的主要原因。忽必烈的个人崇拜,在军中属於最高级的存在。

现在海都如果侮辱毁坏了忽必烈的遗体,那对於大都军心或许还是件好事。可以藉此令大都的兵土人马,快速从十一抽杀中恢復过来,同仇敌气的与海都作战,不死不休的那种。

忽必烈是这些大都侍卫亲军最敬畏的统帅,他就算是死了,也能够影响这些元军。

听了他这个话,真金不由得一。他万万没有想到,阔里吉思在这么短的时间內,已经联想到了这一步。更重要的是,阔里吉思的“无情无义”,即便是真金都有些畏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