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691.河北各有部署在(2/2)
所以海都兑现当初的约定,將大都附近,约三分之一的河北都赐封给乃顏,封乃顏为太师国王,册文用宝,代代承袭。
以此为前提,乃顏在辽东的领地得腾出来。他魔下原本有两万帐,留一万帐在本地,
另外一万帐跟著他內迁进入大都。
没问题,这算很不错的赏赐,並没有难为乃顏,事实上也没有削弱乃顏。当然乃顏得在河北治理个两三年,实力才能够更胜往昔。
而他空出来的辽东份地,海都可以拿来赏赐自己从窝阔台汗国提拔起来的几位亲信万户们。亲信万户们各得二三千户,加上在大都所掠的財富,也能够满足。
空出了餉额,在大都所收服的三万元军,也可以拔去上都和哈拉和林。当地的生產供应体系是现成的,养活三万人有难度,而且难度不小,但不是完全不可能。成为了全蒙古大汗之后,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补给送到哈拉和林。
要召开忽里台大会,请四大汗国,以及东道诸王们都来开会,庆祝海都削平內祸,重整河山的胜利。
可能和海都相对不对付的察合台汗国,会不满意这个结果。窝阔台汗国就是海都事实上建立的,钦察汗国的朮赤后王们则需要海都和窝阔台汗国对抗察合台汗国,也支持海都。
那至少哈拉和林可以从钦察、窝阔台两个方向获得补给,大都和上都要是能够休养生息个三五年,也能够为其提供补给。
坐上了大汗的位置,海都要忙的太多太多了。
才坐下,就有人报,说是在外搜捕真金诸子的人马,终於逮捕到了护卫铁穆耳逃跑的完泽(土別燕·完泽,兴元忠宪王),顺道也把铁穆耳给擒获了。
那还说什么?砍了砍了都砍了。如此,真金三位皇子全部被捕拿斩首。至於皇孙,尚在追杀之中,还有人没有到案。
城內不愿意投降海都的那些蒙汉大臣,海都对於汉儿一视同仁,愿降的来做狗,不愿降的全都推出去砍了拉倒。对於蒙古大臣,他则相对优容,比如安童(木华黎曾孙),已经被海都俘虏十年了,还是好吃好喝供著,並未杀之。
出身高贵的玉昔帖木儿(博尔朮之孙)同样如此,反倒是出身稍次一等的伯顏(曾祖父八邻左千户述律哥图),海都劝了劝,伯顏只是大哭。哭完就说情愿隨二位先帝同死,
死后仍为怯薛,世守宿卫。
哦哟,听了他这话,海都真叫激赏。当场宣布把伯顏砍了,之后给真金陪葬。非常体面,给个痛快,不酷刑,不折磨,杀得乾乾净净,明明白白。
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月,大都也抢完了,军户们已经开始北迁。抢来的工匠海都得了一半多,六千人,剩下的数千人被东道诸王们瓜分。
乃顏连回都不回了,打发胜纳哈儿先回,带著无数的战利品和俘虏退返辽东份地。由胜纳哈儿通知一万帐部眾迁移到大都来,留在本地一万帐的兵土,乃顏也如数放回。好教他们之后分拨给其他蒙古勛贵。
得到了太师国王之封,获取了三分之一个河北,搁唐末乃顏就是卢龙(幽州)、义武(定州)、义昌(沧州)三镇节度使。搁唐末,未必没有和李存、朱温爭一爭的可能。
有了这等本钱,乃顏心满意足。海都还向其他东道诸王允诺,以后跟著继续南下打蛮子,大伙儿都能封邦建国,人人都有份。
只要尊他为主为汗即可。
撤兵欲退之际,海都收到了张巡已经进兵至赵州的消息。对於这个名字,海都是陌生又熟悉的,他听说过张巡,但不清楚张巡的成色。
唯有一点比较清楚,那就是因为张巡在南方某处打贏了伯顏,使得忽必烈损失了十来万大军,这才给了他蓬勃发育,乃至於完成蚂蚁吞象壮举的机会。
后来他在北面攻元,张巡在南面攻元,虽然从来没有过半点联繫,但行动上其实挺默契的。张巡猛攻四川,带元分不出兵马来,就没有全力救川,二人算是素未谋面的“盟友”。
当年文天祥其实曾主张同海都缔结海上之盟,双方共抗忽必烈呢。只不过因为朝中有阻力,以及文天祥去世,此盟最终没有达成。
若是当年达成了,现在张巡反而不好面对阿术。
既然张巡出现了,那就要面对啊。已经打包好行礼,准备回蒙古大草原的海都军兵土被临时叫住。海都命部下再探再报,还命投降於他的蒙汉官吏,联络河北的地方势力,提供情报。
很快他就得知张巡號称十万大军北上,实则不过二三万之数,走走停停,看样子根本没有北上来救援大都的想法。反倒是吸纳收留了不少元朝的残兵败將,还有官吏僧俗。
尤其以阿术最为有名,据探,阿术已经在赵州附近又聚集起了几千人,仍旧打著带元的旗號。
心中念头急转,海都就基本揣度到了张巡和阿术的想法。他一面派人通知乃顏,之后看时机攻打阿术。一面又派人去给阿术递信,只要阿术这位开国名將速不台的孙子投降。
海都愿意在河北封给阿术五万户,既往不咎。
一拉一打,这一招海都也开始玩了起来。
至於张巡,海都料定张巡不会快速北上。即便北上,张巡的兵力也不会多。凭乃顏留在大都的一万骑,以及之后整顿恢復的河北领地兵马,动员个三四万人不成问题。海都在上都还会驻牧二万帐,必要时可以发两万铁骑南下支援乃顏。
实力完全足够平镇河北,不虞有他。
既如此,归军不停,海都復又瞩咐了乃顏几句,便挥师北上。此时已经来到了兴中五年的三月初,河北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