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696.卿非纯臣来待朕(2/2)

两人见天的聊,李庭芝何等样人,哪里听不明白赵是的意思。无非就是我啥都让了,

难道这点事不能隨了我的心愿吗?

喷,生长於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就是分不清轻重。

儘管心里面不大看得上赵是,但赵是毕竟是皇帝,李庭芝还是收敛著脾气好生应付的。换做十几年前,李庭芝执掌数万边军,手握淮南两路或者荆湖两路的生杀大权,他眼晴一瞪,下面得跪下去一片。

也就是人老了,瘦的和麻杆似的,没了当年的英锐和杀气。让赵是蹬鼻子上脸的,见天为这点事来烦。

其实赵是的想法也不复杂,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事情捅到张巡那里。张巡现在奉宋正朔,以此为凭藉,號召中原的地方豪杰来归附。

当然这是赵是自认为的,其实中原的地主士绅阶级早就认带金或者带元为正统了,为金哀宗或者真金殉死的人一把一把的。不愿意降海都,寧肯借师助剿的汉儿官僚也是数以百计千计。

但不妨碍赵是自认为“宋”才是天下正统,有他这个正统,才能够聚拢北方群雄。

那么以此为前提,张巡应该很重视维护带宋的这块“金字招牌”。假设能够把南宋帝后的梓宫还葬巩义,那就更加振奋北方群雄的人心啦。

你看,我把先帝们都迁来了,说明我以后肯定在北方不走了,表明统一全国的决心。

於私情上,赵是希望父祖们能够回到故乡。於公理上,赵是认为还葬可以令张巡在北伐的行动更加顺利。

即便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不妨碍赵是这么想。

眼瞅著李庭芝一再的和自己打太极,打了整整两个月,赵是实在不爽。反正左右也没人,他就直接质问李庭芝,卿系我皇宋纯臣否?

嗯?一句话把李庭芝给说愣了。不过李庭芝立刻反应过来,痛哭流涕,起身连退三四步,五体投地跪倒,口称臣死罪。

要说纯,李庭芝已经不能算纯了,但你赵是也不能这样说啊。不说出来还是君臣,说出来了,体面就没了。

不过还好,左右没人,只有赵是和李庭芝而已。所以说了啥也不会被记载下来,只有守在门外的龙神卫,可能听著只言片语。但两人说话的声音並不大,听到的概率很小。唯有李庭芝痛哭流涕的声响,外头听得明明白白。

赵是连忙把李庭芝扶起来,只说今日便谈到这里,悍回宫。

留在原地的李庭芝,止住哭之后,不知怎么的,赵是那句你还是带宋的纯臣吗?就一直在他的天灵盖震响。原本还有一分精气神的李庭芝,转天就垮了下来,直接不朝。

起初大伙儿不觉得有什么,因为李庭芝先前就抱病经年。虽然担任名义上的枢密使但实际上根本不理事。军务都是张巡一把抓的,完全没有枢密院的事。

也就是最近两个月,听到说四京光復了,李庭芝突然好了起来。现在又躺下,不算什么稀奇的事。

只是这临安,既是机密八面透风的蜂窝煤,又是谣言胡编乱造的发酵池,

李庭芝是在同赵是谈话之后躺倒的事实不会变,后面的事情就可以靠脑补了。毕竟废帝赵湿就是当庭把文天祥给骂死的,有先例。

外面的谣言越传越凶,以至於惊动了陆秀夫。陆秀夫当即跑来探望李庭芝,发现短短二三日,李庭芝便开始神志有些昏的跡象。

怎么会一下子崩溃到这种地步?两人到底聊了些什么啊?

问李庭芝,李庭芝完全不说,只是不断地念叨著“过河!过河!”,或者“收復燕云,再取灵夏!”。除了这些,其他的李庭芝完全不答。

受了啥刺激啊?陆秀夫转头再进宫去拜见赵是,赵是语焉不详,只说是商议先帝梓宫还迁巩义的事。

这里面肯定有事,但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弄得陆秀夫直摇头,好好地一尊佛,

那儿多好,凭白就变成了这样。

还没等他思索出个二三四五出来,就传出了李庭芝昏厥,大限將至的消息,

本身就沾点迴光返照意思的李庭芝,其实对自己的各种行为,是有一定的心理建设的。只是他年迈体衰,神经本来就不多强大了。被赵是一刺激,原本建立的心理防线登时崩塌。

姚杀符坚的时候,不挺牛逼嘛,说杀也就杀了。结果杀完之后人就精神崩溃了,天天觉得符坚要来害他,於是又把符坚的户体挖出来鞭答。鞭完了却觉得害怕,再加封。加封完了夜里恐惧符坚派鬼兵来暗杀,最后自己嚇自己,乱刺,“误中阴,出血石余,不治而亡。”

人嘛,其实还挺容易精神崩溃的,只是不表现出来而已。

坐到了高位之后,精神压力確实应该挺大,需要有一套自己说服自己的自洽逻辑。否则很难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来处理各种阴谋。

外头才传出李庭芝昏的消息,家里面已经开始预备扯白布了。从御医到名医,包括当年为李庭芝治疗背疽的罗天益,都被请了过来,一个个全都摇头。

直言这不是身体髮肤上的疾病,是心病。什么心病?那谁知道。再是名医,能够治疗肌肤或者理就很不错了,哪里能够治到心灵。

请大夫的动静传得满临安都是,一张方子都没开出来,李庭芝人就不行了。

及至入夜,李庭芝突然清醒,端坐起来,要求家人为他穿戴衣冠。等全部穿戴好之后,提起笔来就写下“莫忘烈士鲜血涂地,但愿”

未及写全,李庭芝浑身生气消散殆尽,委座於榻上,撒手人寰。得年六十五,身死仍宋臣。

左右家属齐齐哀哭,告丧之使飞马出城,一路逕往河南开封而来。临安城內,自赵是以下,全部赶来安陆王府致哀。各种各样的流言,却没有隨著李庭芝的去世而消停。不仅没有止歇,反而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