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718.谢家叔侄暗揣度(1/2)

第718章 718.谢家叔侄暗揣度

你说打草惊蛇?要的就是打草惊蛇,

张巡虽然把二十万生券野战军都拉到了北方,但是在南方还是有亲信兵马的,至少是足以压制南方的亲信兵马。

南宋內部的大兵,唯有荆湖鄂州镇的谢光孙这一镇四万人,不在张巡的掌控下。其他的部队,不是张巡带出来的,就是多年兼併集合到张巡魔下的。吃张巡的饭,穿张巡的衣,连老婆都是张巡替他们找的,忠诚度拉满。

就算是把谢堂和谢光孙惊的键而走险,也根本不用怕。这就是实力上的碾压,就是这么自信。

阴谋诡计啥的,张巡还且惊且疑,无法掌握。你说打仗?我爱打仗,身处於侍卫亲军和忠诚军兵士中间,我浑身爽快,轻鬆自在。

正好趁著现在还在年里,搞得好像真是军情紧急,没別的原因,把谢堂给传来。军令之中还要求他沿著汉水一路北上到襄樊,再沿著清水(白河)去南阳,过方城埡口入河南平原,考察沿途的水运情况和道理维护程度。

此路关係著王安节这一路兵马的后勤粮道,本身就十分重要。先前发川兵一万,屯田军一万维护。如今人马拉去了洛阳、滎阳,就需要后方的谢堂来巡视,並进行维护。

现场就擬定文书,张巡没有派人去请专司文书的邓光荐或者萧明哲,人家是写布告的,这种军令就让叶李擬个稿。张巡亲自誉抄一遍后,以个人的理解,把他修改成白话。

军事部署命令上,张巡是务求简单明了,清晰正確的,不能有任何可以曲解或者折中的用词。所以说成白话,也没有问题,使用中也便於中下级军官理解和执行。

写好军令,张巡签名押,铃上北伐幕府的大印,命人连夜飞驰,送去鄂州。

相比较於才恢復没多久的开封,早已恢復十余年,四方辐,商旅云集的鄂州城,那年味就浓多了。家家户户门口都悬著新桃符,街上多是穿著新衣,大呼小叫,欢快跑过的孩童。环城各处的商店虽未开张,但城南厢坊內製作灯的场院內,聚满了各行各业的行首,以及围观的百姓。院內已经搭建起一座足有三层楼高的灯,这是为了元宵节斗彩灯时所用。

据说安抚相公也要出钱三千贯,专门搭建灯山来与民同乐,內外皆是喜悦。十余年承平,孩子都长成半大小子了,哪里还知晓什么边警吶。

虽然这些年,援四川,平襄樊,征贵州,鄂州都是转运中枢。但也正是因为他四方通衢的原因,导致军队和商旅不断云集於此。所带来的庞大军事经济,刺激著鄂州的飞速恢復和发展。

当年张巡和汪立信解救了二十余万被阿里海牙掠夺去潭州安置的百姓,全部屯集到了鄂州左近垦种忠诚军军田,年產米不下百万斛。如今更是繁盛,数百万斛米麦在鄂州云集销售,或者转输北方。

衣食丰足,地方安定,自然繁荣。

不过再是繁荣,也比不过在蛇山和东湖建造大別野,专以舒適高乐的谢光孙宅院来得阔丽喧譁。攻夺了蔡州、汝南之后,谢光孙又驻守了半年多,一直到当地的屯田军得了一季黑豆,有了仓储。且蔡州处於后方,不再需要防备淮上元军袭击淮水下游了,他才撤回鄂州。

此时的谢光孙心宽体胖,早已没有当年初来拜会张巡时,那种身长手大,跳荡能骑的健锐模样。

固然脂肪多,也是为了在征战过程中保证消耗。但瞧谢光孙这模样,二百斤总不是瞎说。不过他毕竟戎马傻,才从战场上撤下来,整个人算灵活的胖子。这会儿正蒙著绣帕,和自己那几十名鶯鶯燕燕的女眷们“扑蝶”吶。

院子里点著炭火,还燃著薰香,別说冷了,混杂著女眷身上的脂粉,说不出的腻香。

扑了好一阵,谢光孙还是意犹未尽,不打仗了,这体力没处撒啊。可不就是左边抓一把,右边揉一下,上边香一嘴,下边坐一个。

正乐呵著呢,外头有家人来,打断了谢光孙的雅兴。一问,是他的好叔叔谢堂请他去城內的安抚使司衙门商议要事。

明儿才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会儿能有什么军国大事要商议?就是那河北的张二,也得歇兵蓄马,將养士卒啊。

怎么说呢,谢光孙既跟著去打过襄阳,又从征过大理贵州,近前还夺取蔡州淮西,单说见识的场面,打过的仗,他还真就属於是如今中原第一梯队的。

率四万兵,水战陆战山地战,攻城拔寨营屯田,他什么都经歷过,什么都干过,且全部被他干成了。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换做是谁来,有这样的履歷和战绩,都不免会產生一些骄傲自大的情绪。

谢光孙也是如此,虽然没觉得谢堂碍眼,要取而代之之类的。但也觉得谢堂行事未免迁腐,很多事过於小心,又有些曲附张巡,

按他的想法,荆湖鄂州镇有四万生券野战军,还有同等数量的熟券屯田军。如果算上原本沿边的铺兵驛兵,乡野中的弓手,那十万大军顿时糜集啊。

真要是出战,甚至可以从湖南,大肆招募苗、瑶、侗等蕃兵枪棒手。不说十万吧,招募个三五方枪棒手轻轻鬆鬆,无非就是废些银钱粮秣而已。

那张二取而代之的形状已经完全显露,现在应该是张二来拉拢我们翼赞大政,而不是我们去对张二委曲求全。

十几万大军在手,爭一爭天下说的有些离谱,谢光孙还没有这么不自量力。但是让张巡对老谢家示好,进行拉拢,这总没问题吧。

凭啥俺们老谢家要去倒贴他张二,去做一个赔钱货?

瞎,心里边是这么想,身体上还是很诚实的。把女卷一把推开,都是玩物而已,谢光孙再是宠爱也有限。

侍从牵马来,谢光孙还没到不能骑马,只能坐轿的地步。打马就进城,作为一路的大將,安抚副使·节度使,谢光孙周围也是恩养了数百名亲信精锐马兵。

这些人和谢光孙当然不是吃得一锅饭,但是谢光孙的那些鶯鶯燕燕有人表示喜欢,他立刻赏赐下去,还搭上三五千贯的陪嫁。跨下的战马,人家喜欢,他也是立刻將马韁递上。

能够获得这般基业,统率四万大军转战南北,谢光孙还是有一番心得的。也难怪当年谢家子孙数以百计,谢太后独独挑中了他。

马蹄声一响起,鄂州的军民就知道这是谢节帅来了。鄂州虽然尚未被谢家叔侄经营的铁桶一般,但这么多年下来,也確实颇有威信。行人们纷纷避让,为谢光孙开道的那些骑兵,可不管街道上是什么的,凡有障碍物直接挥鞭打过去。

威重,也可以令人畏服。

驱马到安抚使司衙门,谢光孙抬头打量了一下门媚,暗自嘀咕了一句真寒酸。心中想著自己接掌荆湖两路安抚大使之后,一定要把这大门刷上朱漆。他可是正经的公爵加节度使,不是带宋那种到位直接封的,也是一刀一枪砍人硬砍出来的国公。

入得厅来,谢堂正在厅內同胡三省閒谈。胡三省是明州寧海人,谢堂是台州天台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