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788.培植占城做外围(1/2)

第787章 788.培植占城做外围

今日无有朝会,张巡就命人去把汪惟正和制晏请来,一道同忠诚军和侍卫亲军的军將们打马球。汪惟正打过,但不熟练。制晏只是会骑马,马术尚可,但是马球就完全没有经验了。

难得能够虐菜新人,诸位军將是摩拳擦掌,张巡也亲自下场,拉著制晏一道打。这种带著点竞技因素的运动,其实很容易促进男人之间的感情。

挥洒汗水,为胜利拼搏,兴奋、刺激、欢呼,当然也包括周围围观的土民和专门搭建的看台內贵族女眷的嬉笑,都影响著场內一眾球员。

一场球打完,制晏虽然输了个底朝天,但是心情是极为畅快的。

他也很清楚,张巡本人,包括勛贵军將以及其家中子弟,平时不打仗,日夜精进马球技艺,至少不会两腿横生牌肉。刘备都骂自己原本鞍不离身,现在天天歇著,无所事事,肉復生。

对於这个问题,张巡是很有看法的。因为咱们麻士龙麻大哥哥,就是养尊处优,长久的不打仗,担任侍卫亲军的步帅,导致身体迅速肥胖到二百好几十斤。平时还好酒吃肉,摄入油脂过量。

结果一气一急,给他气中风了。

谢光孙也是,不打仗的时候就是富贵大少爷,养著几十个美艷的妾侍,见天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拜见张巡的时候,同样是个二百多斤的灵活大胖子。

为了让自己魔下这帮勛贵军將能够稍微的长寿一些,也联络和他们的感情,张巡必须带著他们天天运动。

天天保持运动,那即便是二百斤,也是脂包肌。运动量大,饭量大,身体代谢快,各项指標不至於有啥太大的问题。

总比隔壁陕西那帮子蒙古勛贵,一个个光喝大酒不运动来的强。

他们死他们的,咱们练咱们的。

至於你说注惟正回去把打马球告诉阿难答和蒙古勛贵们?挺好啊,张巡还要这帮人继续做挡风的墙呢。多活几年,爭取在蒙古勛贵喝大酒早死比赛中,遗憾退场。

倒是制晏,一开始笨拙,等真跑起来之后,打得酣畅淋漓。骑兵这玩意儿,就和车一样的,一旦跑起来,速度越来越快,身体越分泌多巴胺。那种感觉令人上癮,很多骑兵衝锋起来就忘乎所以了。

骑摩托起来,飆到高速的车手,很多也是因此忘乎所以,然后碎成很多片的。

对此,制晏又暗暗评估起来。这带寧的皇帝和官將,一个个生龙活虎,虽然对他都是笑哈哈的。但这是因为他占城国王的身份,並非多喜欢他和占城。

真要是將来哪天,占城恶了这帮如狼似虎,一个个身姿矫健,蹦跳如云的虎狼之土,那占城能不能挡住,就很难讲咯。

寧军的模样,制晏在大朝会的时候已经看过了,盔明甲亮,气势如山。他是真杀过人,而且杀过很多陈朝人,知道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军队是什么模样。以往他觉得自己也有胜兵三四方,堪称精锐。

现在瞧了寧军的忠诚军和侍卫亲军,只能说自愧不如。

听说张巡魔下,这样精锐的马步官军有三五十万,那场面真是不刚想吶。被这样的虎狼之师盯上,也难怪连带元都著了道,身死国灭什么陈朝?都是狗屁!

王师一至,玉石俱焚,保准儿把交州那块地洗的乾乾净净,迁移入福建移民,等於打造第二个福建路。

占城嘛,肯定得更加的恭敬,以后年年来朝,岁岁赴贡。我占城,早就是大寧的好儿子了,大寧就是占城的父母上邦。

一边擦汗,一边信马往回走,张巡就把和宰相们合议的,除了正常的赏赐金银绢帛外,还將赏赐给占城农具的事说了。

另外允许占城派遣“官学生”来京兆,学习各种农业、手工业技术,当然学习一般的知识文化也可以。

说起来占城这地方就是儒教和某个教在中南半岛的交锋之处,爪硅或者说马来半岛,已经被某个教占领了不少地盘。等满者伯夷完蛋,印度教就会被某个教彻底打垮,开始进一步向北面传播。

拉拢占城,扶持占城,令占城的上层统治精英,都成为“精寧”分子,讲求汉学,排斥某个教。对於整个东亚的中原文化圈的巩固,也是大有益的。

为什么传播儒教能够稳固文化圈?因为儒教的知识分子,往往扎根於土地。举个典型的例子范仲淹,当了官有了钱,立刻置办属於宗族的族田族產,到乡下去,以耕读传家。

假如占城的儒教能够传播,那么他们的读书人也会到乡村去,去经营自己的庄田,在乡下建立一个以自己和本宗为核心的小社会。

一方面通过读书识字,仰求学问,获得上升的通道路径。一方面通过对土地的直接掌控,获得保证子弟继续脱產读书的收入。相辅相成,成为地方的乡绅。

用乡绅来占领基层,来稳定基层,来统治基层。

这一套东西是非常有效的,至少在明代和清代,都是非常有效的。上层统治者是“精寧”,中下层统治者是读书识字的儒学者。便足以统治二三百万,甚至更多一些的占城百姓。

且那个教完全无法和占城的朝廷爭夺基层,因为基层有视乡村为自己和宗族存身之基的乡绅阶层。

乡绅会天然的预防和排斥外部力量的进入,但又通过读书取土,和上层保持利益交换得来的忠诚。

制是把这一套东西,认认真真的搬过去,是有大用的。

况且张巡这不是还拉了他一把,让他能够从带寧获得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占城的生產力水平,减少其国內的贫困。

贫困是**滋生的温床!

后世的贫困和如今的贫困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只要能够吃饱饭,甚至不用十分饱,天天八分饱,老百姓就觉得过上了太平好日子。如果年底还能有两个余钱,扯几尺布,给婆娘孩子弄身新衣服,那日子就美的没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