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大婚(1/2)
第168章 大婚
心意既定,江昭明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一封密信,很快便抵达了帝京,呈於御前。
信中,江昭明言辞恳切,详述了自己与古兰妲自安西绝境一路走来的情谊,以及她数十年来的功勋与付出。
明確恳请父皇,册封古兰妲为太子正妃。
帝京。
江玄昊手持密信,目光如古井深潭,久久未动。
殿內檀香裊裊,侍立的太监宫女屏息凝神,落针可闻。
最终,这位执掌大周江山的帝王,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带著欣慰,也带著对儿子这份担当的讚许。
他提笔硃批,只落下两个字:
“准。善。”
隨即,一道震动天下的諭旨自帝京发出:
“太子昭明,仁孝英睿,克承宗桃。
古氏兰妲,淑慎性成,温良敦厚,功勋卓著,深得朕心。
兹册古氏兰妲为太子正妃。
大婚礼仪,由礼部、钦天监会同安西王府,详议章程,务求隆重。
吉期定於三年后,申子年九月初九。
迎亲仪仗,自安西太子行宫启程,经西疆道、龙脊走廊,直抵帝京承天门。
昭告天下,咸使闻知!”
諭旨一出,天下譁然。
太子江昭明登位尚不满一年,竟又传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婚讯。
太子妃的还並非眾人预想中,帝京或关內的任何一位顶级世家贵女。
而是一位出身西域,名不见经传的女將一一古兰妲。
一时间,街头巷尾,茶馆酒肆,无人不在议论此事。
好奇、惊嘆、不解、艷羡,种种情绪交织。
人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位即將成为大周未来国母的女子,究竟有何等魅力,能让太子殿下如此倾心?
他们的故事,又是如何开始的?
很快,关於太子与未来太子妃的故事。
便如同长了翅膀般,在帝京城內流传开来,迅速席捲整个大周。
故事的源头。
据说是一位秦府老僕,一次酒后感慨,被有心人听去。
帝京某座酒馆內。
鬚髮皆白的郭怀安,绘声绘色的讲述著江昭明遇刺那日发生之事。
酒馆內,围聚著帝京许多贵女,
听著江昭明与古兰妲的故事,她为他挡刀,他为她寻得救命的天下奇虫。
有嚮往爱情的世家贵女,为二人悽美的故事落泪。
有身著甲胃的女將,只恨当时在场的不是自己,否则定让那些刺客好看。
“王上对古將军,那是真心实意。这情分比金子还真,比山还重。”
郭怀安喝爽了,满脸通红,拍著桌子,斩钉截铁。
这些带著血与火、忠诚与牺牲的片段,经过口口相传。
不断被添上浪漫的想像和英雄的色彩,迅速凝聚成一份关於患难真情、帝王真心的动人传奇。
说书人將其编成话本,在勾栏瓦肆日夜传唱。
文人墨客將其写入传记,极尽铺陈渲染,
江昭明与古兰妲的名字,连同他们从绝境中携手崛起的故事,註定將铭刻在大周的歷史长卷中,流传万世。
三年时光。
在天下人的翘首以盼中,如白驹过隙。
这三年,江昭明收敛心神。
將大部分繁杂政务交予能臣处理,更多的时间用於陪伴古兰姐与母亲秦归雁。
有了江昭明指导修行,古兰妲的修行之路突飞猛进。
她本心志坚韧,在万象境圆满沉淀多年,终於在这三年內,成功引动天地异象。
磅礴的气血如金液流转周身,凝练不朽,成功踏入了无数修士梦寐以求的金身境。
金身初成,光华內蕴,更衬得她气质超凡脱俗。
甲子年,九月初九,吉日良辰。
安西府城,太子行宫。
整座城市,仿佛被浸泡在金色的海洋里从巍峨城墙到最偏僻的街巷,处处张灯结彩,悬掛著象徵喜庆与尊贵的明黄绸缎和巨大的红底金“”字。
空气中瀰漫著浓郁的香和檀香气息。
无数百姓早早涌上街头,摩肩接踵,翘首以盼,脸上洋溢著发自內心的喜悦与自豪。
这是他们安西走出去的太子妃。
是他们的传奇。
辰时正刻,旭日东升,万丈金光洒满大地。
安西王府正门轰然洞开。
震耳欲聋的礼炮声连响九十九次,声传百里。
紧接著,宏大庄严的礼乐奏响,编钟悠扬,玉馨清越,丝竹管弦齐鸣,匯成一股直衝云霄的皇家乐章。
首先出现的,是整整三千名身著玄色重甲,手持寒光闪闪长戟的玄甲军精锐。
江昭明之所以选玄甲军护卫,也是为了纪念当年,最先隨自己出生入死的那支军队。
紧隨玄申军后的,是象徵太子威仪的庞大仪仗。
九对巨大的明黄色龙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