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偏心娘想让我过继弟弟的儿子!(1/2)

皇帝是个非常果决的人, 既然已经决定立最出色的昭华公主为继承人,那么在做出决定之后,他就直接颁发明旨, 册立了昭华公主为皇太女, 没有拖拖拉拉的用考验的名义让昭华公主继续跟她的兄弟们夺嫡。

毕竟昭华公主的女子身份的确是一个劣势, 这个世界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女子为储君的先例,皇帝心知自己都不能坚决的支持昭华公主,那么昭华公主想掌权就更难了。

为了不让事情发展出现滑坡, 皇帝在下定决心之后,也非常坚定坚决的站在昭华公主身后,亲自出手将其他几位皇子们身后的支持势力全部打散发落了,并且将几位皇子封了郡王之位,就赶出朝堂, 让他们当一个富贵闲王。

之所以没封亲王, 是打算留给昭华公主登基为女帝之后对他们施恩。

不管这几个皇子将来被昭华公主晋升为亲王之后是否会感激她, 起码在世人看来, 昭华公主不计前嫌愿意晋封他们为亲王,就是对他们仁至义尽,他们若敢心存不满或者行造反之事,那就是忘恩负义乱臣贼子,从一开始就不站在大义一方, 造反成功率自然极低极低。

皇帝为昭华公主考虑得可谓十分周到了。

这几位皇子们的生母, 也都被皇帝给降了位,禁了足, 她们被严加看管, 根本没法再联系自己的人手做些什么。

皇帝亲自下场出手,对皇子们和后妃们就是天然的降维打击。

有皇帝的支持, 昭华公主被册立为皇太女,反对者几乎没有,因为可能会反对此事的朝臣全都被皇帝给提前发落,赶出朝堂了。

剩下的官员看见前车之鉴后,就算心中不满,也不敢开口反对。

昭华公主被册封为皇太女一事,顺利进行,一应册封仪式比正式册封皇太子还要盛大,毕竟这是国朝第一位皇太女,皇帝下令要大办册封仪式,不能委屈了他的爱女,于是这里增加一点规格,那里盛大一点,最后皇太女的册封大典倒是更胜于皇太子的册封大典了。

皇太女已立,昭华公主便是国朝名正言顺的储君,又有皇帝的信任器重,她光明正大的组建自己的东宫班底,威势日益见长。

因为册立皇太女一事,上行下效,勋贵家族中请立嫡女为世女的人家越来越多,而民间自立女户,女子当家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

科举考试中,参加的女子数量也渐渐增长。

虽然最终金榜题名的进士之中,依旧是男子占了大多数,但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子上榜率极高,几乎大半都能成功中进士。

因为这些女子敢来参加科举,都是学识过人,胸有成熟之辈,她们不似男子,参加科举考试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她们作为女子参加科举考试,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旁人对她们性别的轻视,对她们参加科举的异样目光,这些压力让她们比那些参加科举的男人们更想考中,更加努力用功,且更加的慎重小心,若无绝对把握,是不敢轻易下场一试的。

男子若是科举落榜,只会被人安慰劝一句再接再厉,下次重新来过。

而女子若是科举落榜,却会被人洗脑:女子本就不擅读书,女子本就不该参加科举,落榜了就该认清自己,老老实实回家准备嫁人,相夫教子。

因此能来参加科举,并且走到最后会试殿试这两关的女子考生,都是心性坚韧且既有把握的才女。

而这些才女在成功入仕为官后,会自然而然的投入皇太女的麾下,她们天然拥护代表着女子当政的皇太女殿下,是皇太女最忠实的拥趸。

皇太女也的确更信任女官,因为男官是为了从龙之功的利益来投效自己的,他们效忠的是储君,若是换了其他皇子当储君,他们也能改弦易辙。

但女官不一样,她们效忠她是因为她是女子当权的最高代表,她的存在便是所有自立自强女子的一面旗帜,若是换了其他皇子当储君,必然是不肯用她们这些女官的,甚至可能还想把她们收入后宫,只要她们还有政治仕途上的抱负,就绝对会无条件支持皇太女的统治。

随着科举入仕的女官越来越多,皇太女麾下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女子在朝堂上有了影响,自然而然这份影响力还会逐渐蔓延到军队中。

皇太女组建了一支娘子军,在司源的劝导下,她没有天真的将女兵与男兵混合,毕竟这个时代女子地位不高,就算是出了一个皇太女,在军营那种地方,若是让女兵与男兵混合,只怕会出男兵擅闯女兵营帐的丑闻。

倒不如将男兵女兵分开训练,分开拉练上战场,女将统管女兵,男将统管男兵。

女子在身体素质上是天生比男子弱的,但在司源拿出一份训练法之后,这些女兵只要肯吃苦训练,实力提升的上限并不比男兵差。

就像修炼世界和科技发达世界里,男女地位会逐渐平等,因为在没有修炼和科技的古代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根本原因是男人天生身体素质比女人强,在劳作和体力活以及武力值方面,男人比女人有天生的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