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看法(1/2)
第158章 看法
纳赛尔丁在收复的地方进行了大量的访问,并且为当地民众送去了物资。这让伊朗报纸大量赞赏沙阿,说他的仁慈比任何伊朗君主还要大。
英法的一些报纸也报道了纳赛尔丁的举动,他们为这位年轻统治者的举动感到震惊,毕竟从工业革命以来还没有哪个君主敢上前线。
但这样一来,就会显得另一个参战国——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很呆。从开战以来,阿卜杜勒.迈吉德就一直待在王宫里,每天也是不问前线情况,只是一个劲向着要更改法律,为此和那些宗教领袖扯皮。
但是现在苏丹发现隔壁新上来的沙阿将他的风头比下去,甚至还觉得他要抢新月教老大的位置。这让苏丹感到如鲠在喉,对方比他小8岁,如果未来波斯和奥斯曼发生战争,那奥斯曼输的概率会很大。
“雷希德帕夏,你说这几年波斯的情况怎么样?”
作为三次成为大维齐尔的人,雷希德帕夏可以说是苏丹身边最亲近的人。他想了想,说道。
“苏丹,波斯这几年效仿我们整顿军队,现在看样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但他们还是比不上我国,帝国的资源丰富,不用投入大量资源,只需要进口就能获得物资。
而且,我国和欧洲各国关系都很好。英法站在我们这一边,而波斯没有这样的优势。”
听了这些话,苏丹好了很多。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双方在两河流域和教派问题迟早会打起来,为了准备,苏丹决定进行两次行动。
第一个行动就是借钱,苏丹决定借款来成立军工厂和训练军队。目前奥斯曼一年的军费销是350万英镑,加上王族和政府的日常消费,不借钱是不行了。
既然如此,那就去找他最亲爱的法国,借个几千万法郎,反正不是不还。
第二个行动就是从法律上给予其他少数民族平等的地位,受孟德斯鸠和卢梭以及法国大革命等思想家的强烈影响,米利特之间的平等看着必须要马上进行。民族主义开始蔓延,具有共同认同感的民族国家开始在欧洲兴起,尤其是希腊独立战争,这开始影响到奥斯曼帝国的各个民族。在这些情况下,奥斯曼主义开始产生萌芽。
奥斯曼主义也就是说,所有臣民不论宗教在法律前权利义务一律平等。米利特仍存在,但世俗方面如教育、征兵、税收和兵役被同一应用到所有臣民身上。而且为了获取英法的支持,苏丹向他们承诺进一步的改革,并承认基督徒的权利。
只有向英法靠拢,奥斯曼才有活路,为此,不得不改变实行了几百年的法律,尽管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拿破仑三世在杜伊勒里宫看着伊朗沙阿的报道,这位不到25岁的年轻统治者竟然亲自前往前线,可见他的勇气。
此时法国在他的统治下开始重新找回伯父时期的威望,但国内的经济有些撑不住了。目的也达到了,现在最想要的就是和谈。但看样子还得再等等。
——————————
远在墨西哥的劳伦斯也在报纸上关注这场欧洲战争,自从他来到这里,发现墨西哥的经济实在是一片空白,除了少量大型手工工场,墨西哥的经济还保留在殖民地时代,庄园成为主要的经济成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