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商量(1/2)

第197章 商量

纳赛尔丁一直在巴黎,不是和拿破仑三世谈话就是接见在当地的伊朗商人。

是了,伊朗的商人重新发挥自己长途贸易的优势,开始深入整个欧亚大陆。这得到了伊朗政府的支持,并且提供一系列的帮助。

伊朗和法国的贸易主要是煤油、丝绸和葡萄酒,具体的讲,法国目前只是一个半工业化国家。国内的大型工厂稀少,而且还被奢侈品工业占了一大部分。

法国工业革命之所以步履蹒跚,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法国缺乏工业革命中的主要燃料——煤,煤的缺乏制约了与之相关的工业的发展。

其次,法国没有美国那样巨大的国内市场,在拿破仑战争中又失去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加上国内交通不发达,有限的市场难以促进经济的大规模发展。而日益分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因素限制了法国工业发展,也是拿破仑三世头疼的地方。而纳赛尔丁提出的建议实在是解决了寻找商品市场的难题。

“比起清国这样庞大的国家,日本是可以被分成几份来统治的。如果我们能帮助那里的统治者平定地方叛乱,我想什么条件他都会答应。”

拿破仑三世和纳赛尔丁一起看着崭新的日本地图,这地方比清国小的不是一星半点。估计就比英国大点。

拿破仑三世心里有些打鼓,因为他对日本了解知之甚少。与英、美、荷等国不同,在亚洲活动的法国商人并不多,且对日本兴趣不大,甚至不清楚应该运往日本什么商品。在黑船事件后,法国才来到日本与幕府正式接触。

“这应该需要英国的支持。”

在克里米亚战争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缓和了不少。在世界还没有划分完成前,他们之间可以一直保持和平。

而且英国在东方的势力很大,加上世界第一的海军,不打招呼就想要插手是不可能的。

“可以把英国一起拉上,比如分给他一块陆地。”纳赛尔丁给出了建议。

不过英国最近有些忙,在印度的事情是让英国上下焦头烂额。不管是平民还是女王,甚至是乞丐都关注着印度情况。

这场措手不及的起义迅速席卷印度西北部,大量不服从英国统治的王公加入进来。他们甚至打到了德里城下,并且以莫卧儿帝国皇帝的名义号召全印度起义。

但这个号召实际上没多大用,因为最重要的孟加拉地区是东印度公司直辖。其他附属王公也是看情况,他们在东印度公司统治下生活的挺好,为啥要去造反,只要自己有儿子,那么他们就可以无穷无尽的传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