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找外援(2/2)

这场集会也就7个人,领头的正在向其他六个人说着他的想法。

“奥斯曼的暴行令人发指,没想到他们对于同宗兄弟也不放过。我们必须要发起更激烈的反抗。”

格奥尔基·拉科夫斯基正在用最激烈的语言抨击奥斯曼,作为保加利亚人,他最想要看到的就是保加利亚从奥斯曼的手中独立。

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拉科夫斯基组织秘密团体,在保加利亚发动武装暴动,后被奥斯曼当局逮捕并判处死刑,但他侥幸逃脱,后流亡塞尔维亚、摩尔多瓦和俄国,以笔为枪,继续支持保加利亚解放斗争。

他的作品主要歌颂了“哈伊杜克“的英雄事迹和保加利亚人民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革命斗争。指出反抗奥斯曼的斗争不是向个别奥斯曼压迫者报仇雪恨,而是要开展推翻异族统治的全民族的斗争!因此他在广大青年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别人用刀剑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我们也要拿起刀剑赢得自由!谁也不会帮我们摆脱世世代代的桎梏,我们的自由靠我们自己!谁也不要指望不流血,不拿起武器,不付出生命的代价就能取得自由!“

见奥斯曼已经虚弱不堪,他联合保加利亚内外组建了中央委员会。随时准备发动起义,虽然前景很好,但比起奥斯曼,他们的体量实在是太小了。

“拉科夫斯基先生,您说的很好。但我还有一个问题,奥斯曼的体量是我们的几十倍,有没有增援,我们怎么才能成功。”

说话的是米诺维耶夫,作为索菲亚的商人,他提供了不少资金给这个组织。但他不认为保加利亚能和奥斯曼一对一。

“你说的没错,米诺维耶夫。”拉科夫斯基点点头,“仅凭我们的力量的确不行,但如果有其他国家呢?”

“你是说,效仿希腊是吗?”

这的确是当下主流的做法,希腊因为拉下英俄两国下场才让奥斯曼承认他的独立。北方的瓦拉几亚两公国也是六国监督下逐渐改变,但明眼人都知道独立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只是找个契机。

“没有错,而且我已经为保加利亚的独立事业找到一个资助人。”

说着,一个人从他后边走了出来。这人留胡子,一看就是东边来的。

“这位是来自德黑兰的萨迪格先生,大家欢迎。”

众人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拉科夫斯基竟然能把伊朗人带过来。

“各位好,我知道各位见到我感觉不可思议。但请不要担心,至少在目前,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奥斯曼。”

是了,除了防止欧洲国家下场。奥斯曼国内的那些少数民族也是伊朗重要的拉拢目标,在巴尔干这个火药桶里,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和希腊人嚷嚷着要脱离奥斯曼,这不就是潜在的盟友吗?

萨迪格来到这里,就是准备拉拢他们吸引奥斯曼注意力。反正巴尔干和伊朗隔着十万八千里,你要说伊朗要巴尔干土地谁也不信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