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囤积(1/2)

第320章 囤积

阿卜杜拉动员王子们对印度动手,实际上只需要他们出钱。具体的会有政府出力。

没错,这是沙阿拜托阿卜杜拉让他的这些叔叔们出钱,总不能什么都让政府出,那压力多大?

而沙阿最近在干啥呢,他在屯。是的,他正在囤积。

作为纺织业的原料,在世界的贸易商品中占着大头。纺织业都需要来进行生产。英国对曼彻斯特是著名的纺织业中心,当地商会的成员中,参与的贸易商和产品制造商有68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人把周围农村的闲置劳动力与房屋设施,整合成了一个在当时前所未见包括农业、商业、工业的全球性产业链。最终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纺织业份额。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工业革命开启后,新式工厂的生产效率几何级提升,但原料的生产却供给不上,这让面对大把金钱却无法收入囊中的商人们心急如焚。

商人们开始劝说位于中美洲加勒比地区的甘蔗种植园主们扩种,在滚滚红利的刺激下,加勒比地区的种植业以圣多明各为中心呈现爆炸式增长,源源不断的非洲奴隶被运往这个美洲最大的深水港。

此时世界上最重要的生产地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就是美国南部,出口到数量占世界出口的85%。第二则是印度,占11%,第三就是埃及,占4%。而在英国利物浦上岸的,美国生产占比从原来的25%直升到59%,到1850年英国消耗掉的有72%来自北美。

1859年南部出口、蔗、稻米共值1.994亿美元,其中为1.5亿美元,占出口额80%以上。以至于美国南部的议员叫嚣。

“如果不供应,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英国就会人仰马翻,除我国南部以外的整个文明世界也将随之倾覆。不,你们不敢向宣战。世界上没有谁敢向它宣战。就是大王。”

种植园主所控制的南部因此有“王国”之称。没有谁愿意撼动这个位置,谁让美国南部天生适合种植。也让原本就要废除的奴隶制愈发稳固。然后就变成南北割裂的情况。

伊朗的紧随其后,占世界出口的2%。大部分是被内部纺织业给消化了。但从1858年开始,伊朗的出口下降了不少,甚至从美国进口了不少。

“沙阿,我们已经储存了6000万里亚尔的,您看还需要购买吗?”赛义德在旁边问道。

“还得继续购买,把我们在非洲和远东的金币都拿出来,美国一定会发生战争,到时候价格肯定上涨。”

纳赛尔丁为了赚钱也是煞费苦心,这次大量购买也是费了大量积蓄。远东和东非的钱财都投入进去,在美国也出售了不少股票来筹措资金。

美国南北矛盾日益尖锐,内战一触即发。北方的工业州和南方的农业州在关税、奴隶制等问题上分歧严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纳赛尔丁密切关注美国的局势。他相信,一旦内战爆发,南方的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全球价格必然暴涨。到时候就可以通过抛售来赚取一笔。

既然政府财政增长慢,只好让王族财政来弥补了。反正最后谁也不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