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国内的事(1/2)

第329章 国内的事

赛义德觉得是根本不可能的任务,先不说南方会不会赢得胜利,就纽约那样的地理位置,北方也不会让他独立。

纽约港口控制着五大湖跟纽约的运河,一旦纽约独立,那五大湖就完了,只能走密西西比河。而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港口是新奥尔良,这下北方的经济肯定会遭受重创。

“试试就知道了,盯着利物浦的交易所,再过不久,应该要涨到1美元了。”

赛义德退了出去,纳赛尔丁被自己想的计划逗乐了。有时候,真的是异想天开。

帕默斯顿和拿破仑三世都想着从美国获得利益,但伊朗和墨西哥之间的大使互动是不是有点多了。

一想到墨西哥总统曾经去过伊朗,一切都感觉不对劲,难不成,他给伊朗留了更肥的订单?

事情也的确如此,在接下来的战场上,北方军队在马那萨斯进攻南方军队。不知道南方军队从哪里得到一个大杀器,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结果,32000人的北方军队,只有4800人回来。他们的狼狈随着报纸传到了北方的每个角落。

北方民众对他们的军队出人意料的失败感到震惊,因为人们普遍预计他们会在战斗中轻松获胜。双方都很快意识到,这场战争会比他们想象的更漫长、更残酷。随后林肯总统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再招募五十万名士兵,服役期最长至三年。

南方内部的反应更为平缓。他们意识到,尽管他们取得了胜利,但不可避免的更大的战斗也意味着他们将承受更大的损失,所以几乎没有进行公开庆祝。胜利的喜悦消退后,杰斐逊·戴维斯总统号召增加四十万名志愿兵。

不过,这伊朗的东西这么好用,可得继续进口才行。特别是子弹,得多购买点。

纳迪尔机枪的好用给伊朗军队带来了很大便利,这样面对人海战术,也能轻松破局。

来自各地的火车将货物运送到德黑兰,加上经济发展,德黑兰人口突破30万。城市中是一片繁忙景象。

“我说穆斯塔法,你去了撒马尔罕贸易做的如何?”

“还可以,当地正在修建铁路,以后坐火车,两天就能到撒马尔罕,以后就不用骑骆驼去了。”

随着疆域的扩大,伊朗商人也可以去更多的地方贸易。而且不用交关税。中亚的撒马尔罕、布哈拉和塔什干,就是新的贸易地点。

“最近河中的需要很多货物,基本上运送什么都会赚钱。而且从浩罕还可以进入远东来经商,我国正在和远东讨论这件事,未来说不定能直接进入远东内地。”

两个商人讨论河中的情况,经过总督的一系列政策,当地的商旅开始增加,获得的税收也增加。而且采矿业和农业也开始发展,金矿已经开始生产黄金。河中开始成为伊朗一块源源不断产生利益的地方。

河中的金矿和其他矿产资源开始大规模开发,为伊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农业和手工业也在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发展。随着铁路的修建和政策的支持,河中地区的贸易迅速增长。撒马尔罕、布哈拉和塔什干成为伊朗商人的新贸易中心。

“你呢,在宰赫兰做的如何?”另一个人询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