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去向(1/2)

第435章 去向

“在过一阵子,我要去撒马尔罕看看。河中也是对我国来说最重要的地方。”

河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瓦、布哈拉、撒马尔罕等重要的城市坐落其中。同时也是伊朗为数不多的生产地,全国80%的都在这里生产。此外还有20%的生丝、35%的水果在这里生产。同时也是连接远东的陆上商路,根据伊朗和远东签署的通商条约,伊朗取代浩罕成为唯一和远东在西面通商的国家。

不过因为哲赫沙尔汗国的阻挡,伊朗和远东的贸易中断了。现在看着远东正准备重新夺回这里,不知道未来如何?

“说起来,阿巴斯呢?我回来就没见过他。”

纳赛尔丁突然询问起二儿子的动向,穆拉德支支吾吾,说他是旅行了。这不像他小子的作风,一问去哪了,结果给了个意想不到的答案:新波利斯。

新波利斯就是阿根廷的布兰卡港,阿巴斯到这里去目的不言而喻。

“你这真是给我一个惊喜。”

穆拉德吓坏了,虽然他是继承人,但谁都怕父亲发火,赶紧解释前因后果。

阿巴斯对于穆罕默德成为苏丹的事情有些羡慕,他也想这样,想要效仿伊斯玛仪一世,成为年轻的君主。而正好,来自南美洲的信件给了他一个机会。

美洲独立战争后,各国之间的边境问题就成为争论。其中最激烈的就是巴拉圭地区的情况。

1844年,洛佩斯当选为巴拉圭第一任总统,他注重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聘请欧洲的技术人员,兴建了铁路、船厂、钢铁厂、学校、架设了电报、出版了报纸等,使巴拉圭逐渐从一个贫瘠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拉美比较先进的现代化强国。

1862年老洛佩斯去世,他的儿子小洛佩斯继任总统,小洛佩斯在此之前就已经担任了巴拉圭军队的总司令和国防部长,他从欧洲采购了包括机关枪、加农炮在内的大量新式武器,使得巴拉圭军队成为拉美比较现代化的部队。

不过由于巴拉圭是内陆国家,其对外贸易通过巴拉圭河经巴拉那河再经拉普拉塔河出海,小洛佩斯有成为“南美拿破仑”的野心,而其邻国巴西、阿根廷同样也对巴拉圭具有领土野心。

拉普拉塔河总督权的瓦解导致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和乌拉圭的崛起,使领土争端进一步恶化。而伊朗势力的加入更是让当地扑朔迷离起来。

伊朗占领布兰卡后,开始向潘帕斯剩余的地方前进。阿根廷总统不得不和他们进行斗争,结果内陆地区早已经和他们暗通款曲。如果他们投降伊朗,他们的财产和信仰可以保全,只不过政治上得需要进行一定的妥协。

这对于小考迪罗来说不是事,于是源源不断的情报开始出现在伊朗的桌子上。当然伊朗也明白,阿根廷的精华就是在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的拉普拉塔河口。只要将这个地方打下,阿根廷的能力就会下降三分之二。

伊朗也和乌拉圭进行的讨论,这个新生的国家脱离巴西独立后一直想要寻求其他国家的保护。原本是阿根廷,但阿根廷也想要吞并他。所以只好转向伊朗,伊朗对于这里没有多大兴趣,双方就这样达成共识。

阿巴斯可是听到了这个消息,好不容易求着穆拉德给他许可。当然也有他外祖的家族功劳,谁都想着扩大点势力。反正沙阿不在,如果追问也不会派人来追。

………………

只能说,纳赛尔丁是无语的。这放在小说里都得骂死,一个孩子,竟然有这样的勇气,横跨大西洋前往南美。他想要当皮萨罗第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