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生事(1/2)

第446章 生事

阿富汗的事情是伊朗和英国之间的再次博弈,在任何问题上,伊朗比俄国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和包容性。不管是阿富汗还是马来亚,相同的宗教总能获得共鸣。尽管教派不同,但伊朗已经获得了麦加和麦地那,圣地在手,他们也不得不从,毕竟伊朗还有圣地专用航线呢。

抽空朝圣一下圣城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好的,都说教派冲突大于一切,但伊朗治理下好像也没啥。自己的收入增长是实打实的。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改个信吧还是。

起义军以法拉和巴米扬为中心,设立自己的政府。亲伊朗的什叶派部落领袖阿卜杜尔自立为阿富汗埃米尔,很快派人去德黑兰寻找救援。

他清楚,伊朗和英国都对阿富汗虎视眈眈。想要保持独立是不可能的,而自己的信仰和身份又肯定会招致反对。所以,投入伊朗阵营是必要,也是无奈的选择。唯一能放心的就是阿富汗没有民族主义意识,只有部落没有民族,只需要将那些部落首领安抚就可以平定大部分地区。

在经济上,阿卜杜尔决定全面放开伊朗资本和商品。只要维持自己的地位,怎么都行。

这些年借助和伊朗的贸易,什叶派商人的经济地位提高了不少。他们不仅兜售着商品,伊朗商人还取代了犹太商人的金融放贷位置。因为银行的开设,突破了古兰经的限制。放贷不再是犹太人的专利,而借着银行,伊朗也能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

在这样的情况下,纳赛尔丁仍按计划前往河中视察。他经过阿什哈巴德、希瓦、撒马尔罕、塔什干等地,当地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工厂和矿场,农业也在发展。

“这就是不一样的河中啊。”纳赛尔丁感叹着。

“沙阿,这些年河中一直致力于将当地的工业发展起来。我们引进了一批工厂,包括纺织、弹药、军工等行业。”

叶海亚向沙阿说明这些年河中的情况,当地的种植业快速发展,为此大量的纺织厂在撒马尔罕和塔什干落地。当地的民众也因为较高的薪水而进入工厂。

撒马尔罕的民众也在街道两旁欢迎沙阿的到来,其中有不少人甚至跪下。他们原本是奴隶,后来伊朗占领这里后将他们释放,重获自由的他们自然是对沙阿感恩戴德。

沙阿和当地的民众进行了互动,询问他们的生活如何。以前那些统治者可不会这么做,他们只会一个劲的向他们要钱,还是现在的君主好。

纳赛尔丁一副狠抓经济搞建设的样子,外交方面是完全不管了。当然说不管也不对,因为在阿富汗的北边,河中地区也开始了屯兵。

在锡尔河南岸,伊朗修建了25座堡垒防止俄军进攻。同时在咸海南岸修建码头,并有两艘小型蒸汽舰在此地活动。防的就是俄国。

英国大使史塔福德也麻了,怎么一有事就找不到沙阿了。好在大维齐尔还在,他直接将英国首相要求会谈的消息给了他。

“大使先生”阿米尔说道,“我国已经连续好几次向阿富汗提议,但都被对方驳回。不知道和贵国的会谈能不能解决这件事。”

“阿米尔阁下,请您相信我国和平的意愿,我国也理解贵国想要和平的心情。但阿富汗问题需要长期的合作才能稳定,我国一直致力于和平事业的发展,只有和平才是能够促进交流的根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