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2/2)

而在拿破仑传记中,阿富汗尼觉得这不过是一个人在享受到权力后准备长期维持,因此不断发动战争,最后被反噬的故事。虽然他也做了些好事,但国家政体变来变去,又陷入不间断的对外战争,总有一天就会崩坏,莱比锡就是例子。

但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想控制这里。英国和奥斯曼的贸易协议,法国开凿苏伊士运河都是这样。而伊朗因为对俄国的战争胜利,英法一时找不到突破口。

这样一看,伊朗还是安全的。但这个安全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英国人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且除了英国,其他国家也会上前撕咬伊朗的血肉。

阿富汗尼在本子上写着东西,他也了解过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从总统到皇帝的过程。只能说在开放全国普遍选举的情况下,谁的名声大谁就能当选。因为普通民众没有辨别的能力,他们只会以自己听过的人来投票。

拿破仑三世的选举票中,五分之四来自法国农村。因为农民们就知道拿破仑会带着法国走向辉煌,其他的候选人也只是听了一句话而已。

其次,法国农民在拿破仑一世执政时期获得了巨大的恩惠。拿破仑不仅在法律上赋予了许多人土地,还通过对外征战让许多农民得以致富。尽管拿破仑后来倒台,但这些恩惠却被保留下来,持续影响着法国农民。因此,法国农民对拿破仑的感激之情深厚,这种情感也延续到了拿破仑三世身上,使得他作为拿破仑的继承者,受到了法国农民的青睐。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衰落,虽然战争的硝烟散去,但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在外交上的软弱无能和政局的动荡不安,让法国农民深感失望。他们怀念那个曾带领他们征战半个欧洲的拿破仑,因此期望拿破仑三世能重振旗鼓。这才将大量的选票投给他。

“普遍的选举制度是国家的不稳定来源,这会让一些不应该的人获得权利。而议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也会给他们好处,长此国家会腐败,议会也就失去了他的作用。”

阿富汗尼对于那些选举制度不太感兴趣,在他看来,沙阿的领导下伊朗成为整个世界的救星。大不里士那次动乱被他视为政变,而沙阿面对汹涌的民意,也选择了妥协。这就说明,民众的能量越来越大,如何控制并且运用成为了政府要做的事。

此外,既然英法都说要给推动世界文明。那么伊朗也要提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来抗衡,要说文明,自己的文化不知道比英国深厚多少。还得来一场文化运动。

………………

很快到了12月31日,获得投票权的人走进投票站投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完成了这个程序,将选票投在投票箱里。

沙阿也投下了一票,只不过他是在古列斯坦宫里进行的。至于投的谁,只能等开票后才知道了。

“沙阿,德黑兰等地的投票情况很快会得知,不过马什哈德、塔什干东部地区还得需要一点时间。”

“没关系,不要出差错就行。这是开天辟地的举动,必须要做好。”

纳赛尔丁在王宫等着消息,随着投票结束,城市中的结果也将要出来。进步党和自由党不相上下,基本上是他一个席位,对面一个席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