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在远东(2/2)

恭亲王马上说,“非常好,你是没有看到,那些武器真的是比其他的要好太多。”

这倒是真的话,没有半点恭维。特别是伊朗的雷火炮,那么高的射速,简直就是生命收割机。

“如今朝廷需要大变,还需要和贵国精诚合作。贵国可借我国之富发展,我国也可借贵国之力自强。”

阿卜杜拉点头,“没错,而且殿下还漏说了一个共同点。”

“哦,是什么?”

“抗击俄国!”

啊,对对对,他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如今俄国对北方虎视眈眈,若不能遏制,等祖宗之地都没了他们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和太祖。

“恕我直言殿下,贵国如今需要将军队扩编起来,而且至少需要20万才能对抗俄国的威胁。”

20万?好家伙这是要了朝廷的命。先不说这些朝廷会不会同意,单单这些军队的费就得让户部自杀。太能钱了。

“哎,阁下慎言。如今,朝廷虽建衙门来办理洋务,但朝廷中仍有大把反对的官员。若是我提了这个,明天就会有上百封奏折递到太后的桌子上。”

恭亲王还能不知道那些清流的战斗力,现在能训练几千已经是不容易,更何况还是20万。一下子编练新军怎么是这么容易。

1862年初,远东采纳了英国方面的建议,并从驻京的旗营中挑选了130名官兵,交由以英国将军斯得弗力为首的由17名英国军官组成的军官团,在天津进行训练。在下半年,又将受训的驻京旗营官兵增加到约480人,又添练天津镇和大沽协绿营官兵620人,合组为两个营和一个炮兵队。这就是他们的新军。

随后在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促使下,新军人数增加到2000人。随后的进程中又在不断增加,但都是几百几百的提高,朝廷还是没有彻底下定决心。

“是我说错了”,阿卜杜拉又开始介绍旁边的人。“这位是赛帕商行在上海的代理贾汉吉尔先生,今天他也来是为了和贵国继续讨论通商事宜。”

既然是通商了,那就好说。只要不是推翻朝廷,啥都行。

朝廷愿意伊朗商人在广东、浙江、江西、直隶深入活动,税收和英法相同。阿卜杜拉也是满意,和他讨论真是愉快。

离开总理衙门,阿卜杜拉看着门口的牌匾。摇摇头。

“冥顽不化,如果不能抓住机会,等俄国人打过来都没有地方哭了。”

毕竟是对抗俄国的盟友,如果他不行,那么俄国可就会得到一片巨大的领土。接下来就没人能阻止他们了。所以阿卜杜拉才向对方提出这么激进的练兵方案,不过目前看朝廷内部还是内斗。算啦,还是不要想这个了,等下还要去上海呢,好久没有去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