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奥地利的动向(1/2)
第593章 奥地利的动向
符腾堡银行、斯图加特银行、慕尼黑银行,加上即将收购的巴登银行,南方四邦国的主要银行都纳入伊朗手中。
而巴登银行的速度也非常快,伊朗顺利完成收购。随后开始了合并重组。都是破产或者濒临破产的,重组过程很顺利,各个分行统一改成新的名字:南德意志银行。
银行分行覆盖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和黑森四邦,总部放在慕尼黑。伊朗资本占到65%,可以说是全面接管南方的金融。
所有的坏账正在处理,而法里德等人也进入王宫同那些邦国部长讨论,最终获得各个邦国的同意,由南德银行帮助他们处理财政。
整合南德意志银行系统可以说是伊朗最大胆的行动之一,在北方被普鲁士和当地银行家控制的时候,伊朗的插手让南方在金融上和北方走上不同的道路。
银行的所有职员全部留任,并且提高薪资。接下来他们的工作就是渗透掌控南德意志,乃至周围国家的产业。
从慕尼黑向东,维也纳的情况也是好不了多少。奥地利的贸易遭到严重打击,弗朗茨带领内阁拼尽全力才稳定下来。
当然这种稳定指的是没有人冲击宫廷,失业人数越来越多,英法资本外逃,到头来只有伊朗资本不离不弃。
伊朗投资的众多产业还在运行,成为奥地利经济的中流砥柱,而且看情况还有更进一步的投资,弗朗茨对伊朗愈发依赖,召见了伊朗大使,准备达成一份更好的贸易协议。
这些年来奥地利的情况也被国内某些知识分子批评,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奥地利的手(军事)是德国的,腿(经济)是伊朗的。奥地利要是没有伊朗和德国帮助,活动都是困难的。
但奥地利有什么办法,自己这个庞然大物必须要借助外力才能行动。因此只能依赖德国的军事和伊朗的资金,在这之前奥地利只凭借着祖上的威望勉强维持列强的地位,要是再不依靠,不知道会成为什么。
“英法的资金撤走后,维也纳的面粉价格涨了两倍,”首相躬身禀报,“若不是伊朗商队每月运来小麦,恐怕早就有人冲进皇宫了。”
弗朗茨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拿起桌上的贸易协议草案——这是伊朗大使昨晚送来的,上面写着:伊朗将追加投资,用于修建维也纳至慕尼黑的铁路,但奥地利需开放多瑙河上游的航运权,并允许伊朗在利沃夫等地设立免税商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