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新年(1/2)
第606章 新年
在伊朗政府和沙阿的努力下,伊朗开始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工厂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商品,并通过贸易协议输送到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家,殖民地也有不少,直接导致当地的手工业萧条。
而和远东的协议在这几个月内讨论了下来,伊朗得以大量出口商品到远东,而暗地里,伊朗也和地方的那些官员谈妥,会帮助他们修建天津机器局、兰州机器局等几家工厂。
对于这些的费用,伊朗提供的贷款虽说4.5%的年利率比较高,但比英法动不动6%以上的利率来说简直是良心。而且还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而伊朗对远东这么好,直接把英国干破防了。自己和远东打了几仗获得的,伊朗直接靠这些来获取?合着好人都是他,坏人都是自己,这怎么说理。
英国对伊朗的关税特别的高,在最新议会通过的税率中。伊朗的纺织品、煤炭、铁关税税率为37%,化学染料49%,石油制品55%。
法国也不遑多让,伊朗商品关税基本在40%上下。作为反制,伊朗对两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也提高了不少关税税率,但对奥地利提供了优惠。
双方的贸易额去年达到了1.2亿里亚尔,暴涨了18%。一些奥地利商人根据各国之间对伊朗的关税不同,大量进口贴牌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因为伊朗的那些商品是真的好用。
以一位奥地利商人为例,他们正将伊朗产的布拆去原标签,换上“维也纳纺织厂监制”的新商标,再转运至法国马赛。那里对奥地利商品的关税仅12%,远低于伊朗商品的40%,单这一项套利,就让科恩在上半年赚了20万法郎。
贸易战的硝烟在欧洲持续弥漫。英国议会在7月通过新关税法案,将伊朗纺织制品的税率从35%提至52%,理由是“伊朗石油冲击了不列颠本土产业”。作为反制,伊朗宣布对英国纱征收45%的关税,同时将奥地利钢铁的进口税降至8%,此举直接推动奥地利对伊出口额在三季度增长23%,维也纳的钢铁厂特意开辟了“伊朗专用生产线”,生产符合伊朗标准的铁轨。
法国也不甘示弱,对伊朗化学染料加征30%关税,却没想到伊朗转而通过奥地利和西班牙输送染料,再贴牌出口,反而让法国商人损失了近百万法郎的订单。
奥斯曼也更加向伊朗靠拢,苏丹不得不与伊朗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商贸协定》,大幅降低了对伊朗工业品的进口关税。并且允许伊朗商船以更优惠的条件使用伊兹密尔、贝鲁特等港口,换取伊朗对奥斯曼港口现代化的投资。
欧亚联合银行在奥斯曼重要城市开设分行。不仅为两国贸易提供结算服务,更多的向奥斯曼政府和本地商人提供贷款,逐渐取代欧洲银行的功能。
与伊朗接壤的安纳托利亚等地区,因贸易路线和基础设施投资而获得短暂繁荣。与伊朗关系密切的商人借此机会大发横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