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82:一个小目标和危机(2/2)
接着是“金禧典藏”系列。
陈玉继续汇报道:“‘金禧典藏·至臻版’,八月份完成了87单,每单利润率约65%,总营收约870万元,毛利约为565万元。‘金禧典藏·基础版’,完成了16单,这是之前签约的客户,按计划交付,总营收约16万元,毛利约9.6万元。”
陈玉补充道:“按照你的指示,进入九月后,‘基础版’的月度配额已按计划缩减至8单,重点向至臻版倾斜。”
最后是覆盖面最广的“影像记忆”项目。
陈玉报出一连串数字:“6999元套餐完成103单,5888元套餐完成307单,3999元套餐完成455单,1999元套餐完成173单。总营收是,四百六十九万三千八百八十五元,扣除紫房子等中间平台的抽成,以及各项支出,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约为两百四十万左右,具体数字,报表上有写。”
“金禧典藏业务做的不错。”
只有这个业务赚到的钱,才百分百归属于盛影传媒,可以由王盛随意支配。
看着报表上的数字,王盛轻轻点了点下巴道:“做得很好,数据很清晰。陈玉,根据上个月的业绩,给侯总他们团队这个月加奖金。影像记忆业务做的也不错,按业绩,给刘总、赵总他们团队这个月也加奖金。其他一线技术职工,每人补一百元的国庆红包,随这个月工资发放,你们财务部每人补两百,写个方案给我。”
“谢谢王总!”
陈玉高兴地应道。
“那我先去忙了?”
“去吧。”
陈玉离开后,王盛拿起那份“私人订制”的报表,起身离开办公室。
……
来到厂长办公室。
韩三坪正批阅着文件。
见王盛进来,他放下笔,笑道:“哟,脸色看起来不错嘛,遇到什么喜事啦?”
王盛将报表递过去:“厂长,这是上个月‘私人订制’业务的营收情况,您过目。”
韩三坪接过报表,,仔细看了起来。
当他看到超过千万的营收时,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赞赏和满意。
“好!非常好!”
“这都是厂长您支持,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王盛谦逊了一句。
韩三坪:“这个月的业务情况怎么样?”
王盛:“截止目前,本月在江浙沪共接到77单私人订制业务,客单价均在50万元以上,客户对我们推出的电影级婚纱照、化妆、置景布景等选配业务非常买单。”
“77……50……”
韩三坪念叨了下这两个数字,眼睛又亮了几分:“那就是单月将近四千万的营收。”
王盛适时补充道:“还有,国庆小长假的第二天,宜嫁娶,加之与国同庆,十月二日当天的订单量更是直接达到单日接单量峰值,整整五十五单,下个月的订单量,大概率可能破百,也有可能这个月就能破百。”
19家厂子的设备全部加起来,能够做到单日六十单,但实际操作不能这么搞,要预留部分设备。
“也就是说,八月份、九月份、十月份,三个月加起来,总营收能达到差不多一个亿,甚至更多。”王盛抛出了一个快要实现的数字。
一个亿……
韩三坪快速心算了一下。
北影厂共投入了三十台16mm胶片摄影机和相配的人力,使用这部分人力和设备完成的单子,产生的利润,北影厂抽六成,其他厂的人力和设备完成的单子,北影厂抽三成。
一个亿的总营收,大概能产生约六千万的毛利,总体下来,北影厂差不多能分到约四成,盛影传媒大约也能分到四成,剩下的两成归十八家投奔来的地方电影厂,一家能躺赚个一百万左右,设备租赁费、节省的人力工资,都是额外的利润。
总体来讲,北影厂+盛影传媒,截留了八成利润。
王盛这时也不忘浇上一盆冷水:“厂长,办婚礼的人一般不会再办第二次,一个地方的富人‘收割完’,市场就会缩减一部分,婚庆电影业务终有过时的那天,这几个月的单量或许就是巅峰,居安思危,现在,我们该考虑下一步怎么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