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兵马!十五万!(2/2)

十里长亭,一片寂寥。

寒风中,只有几缕孤烟从远处的村庄升起,缓缓消散在天空。

长亭旁立著的几根枯枝,静默地矗立在寒风中,仿佛在诉说著冬日的淒清与冷寂。

这冬日的清晨,十里长亭在这片白雪皑皑的天地间显得孤独而又肃穆。

它见证过无数次的离別与重逢,如今,它再次在寒风中等待,等待著一场即將展开的征途,等待著那些即將离去的身影,等待著这寒冬中那一点希望的曙光。

十里长亭外,官道的尽头,隱约可见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

那是一片灰白的鎧甲与冰冷的兵器在清晨微光中的闪烁,如同雪地中的寒芒,散发著凛冽的寒意。

士兵们静静地站立在原野之上,仿佛与这冬日的苍茫融为一体,成为这冰天雪地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马匹被整齐地栓在道旁,战马的鼻息在寒冷的空气中化作一道道白色的雾气,缓缓升腾而起。

偶尔有几匹马不安地踏著蹄子,发出低沉的嘶鸣声,却被军士们一声轻喝,迅速安抚下来。

马背上的装备已经整齐地掛好,箭囊中排列著羽箭,刀枪剑戟的寒光在晨曦中一闪而过,令人心生寒意。

士兵们的脸上带著冬日的红晕,虽被寒风吹得有些苍白,却掩不住眼中的坚毅与从容。

他们笔直地站立著,仿佛一排排坚固的城墙,无论风雪多么严酷,都无法撼动他们分毫。

每一个士兵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十里长亭的方向,那里是出发的起点,也是他们心中坚定的目標。

將领们在队伍的最前方,骑在高大的战马上,默默地打量著四周的景象。

其中,最显眼之人,正是那元觉和邓啸!

长枪旗帜迎风招展,旗面上染著血与荣耀,书写著大尧的信仰与誓言。

每一面旗帜都代表著一支无畏的军队,他们將隨著这支庞大的行伍,奔赴那遥远而未知的北境。

军中静謐得仿佛可以听到雪飘落在盔甲上的声音。

远处的战鼓还未响起,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一声声激昂的鼓点即將打破这片寧静,宣告著他们出征的时刻已然来临。

他们在这冬日的清晨等待,不是为了片刻的安逸,而是为了心中那坚定不移的信念与誓约。

雪地上的足跡杂乱,早已被反覆的踩踏融化,重新冻成了冰硬的痕跡。

战士们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对未来的无声宣告。

此刻的寧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等待他们的將是征途上的风雪、敌军的刀锋,和未卜的命运。

站在这长亭之上,向北方遥望,就可以看到那静待出发的兵马,如一条蜿蜒的银龙,潜伏在这苍茫的雪原之上。

每一个士兵的心中都燃烧著同样的火焰,那是保家卫国的责任,是迎难而上的勇气,是用热血染红大地的无畏。

风雪中,他们等待著號令,等待著那一声出发的吶喊,等待著在这漫天风雪中书写属於他们的传奇。

长亭之上。

许居正、霍纲,荀直、秦战等人,正默默地打量著远处的兵马。

毕竟,他们心中早就充满疑惑,关於萧寧提到的十五万兵马,他们始终不解,这位昌南王究竟从何处调集如此庞大的力量?

鼓声响起,整齐的步伐声从远处传来。

许居正等人看著那一支庞大的队伍,在萧寧的號令下,缓缓开拔。

只见最前方的,正是元觉和卫青时,两人骑在马上,身后是六万琼州兵马,个个披坚执锐,气势如虹,宛如一支精锐的铁军。

是的!

这是当初,萧寧在琼州时,就做好的安排。

只是,原本这些人,是打算用来对付穆起章的。

元觉的边防军,和卫青时手下的军马,都早在萧寧入京之时,就已经开始安排朝著洛陵移动了。

负责此事的,正是元觉!

至於为何,他可以调动卫青时的兵马。

自然是因为,卫青时在出发前,曾將兵符交给了元觉。

而这一切,皆在萧寧的预测之中。

当看见元觉和自己的部下时,卫青时还满心的惊愕,接著,便化作了无尽的惊喜……

紧隨其后的,正是临州军两万,个个士气高昂,装备精良。

庄奎和徐学忠神情肃穆,杀气傍身。

接著,是哈烈所部五万兵马,步伐整齐划一,战意昂扬。

此时的打工人哈烈,至今都不知道,眼前所谓的昌南王,就是铁铁的真昌南王,才不是什么孟少商。

最后压轴出场的,是两万所有人都未曾见过的兵马。

这两万精锐兵马列队肃立,与周围白雪皑皑的原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支队伍如同一块锋利的寒铁,闪耀著森冷的光芒,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他们的与眾不同。

这些士兵身著黑色战甲,甲片在晨曦中闪烁著微微的冷光,鎧甲表面覆盖著一层细细的冰霜,却丝毫不影响他们整齐的军容。

他们的盔甲没有多余的装饰,却在每一片甲片的拼接处透露出精湛的工艺。

胸甲之上刻有独特的纹饰,那是属於这支精锐部队的徽记,如同一道无声的宣告,昭示著他们的身份与荣耀。

每名士兵手持长枪,枪尖如雪中寒星,锐利而冰冷,仿佛隨时可以穿透敌人的心臟。

长枪下垂,枪尾紧贴地面,但即便如此,也丝毫没有削弱这支部队的锋芒。

他们的眼神冷峻而专注,目不斜视地凝望著前方,仿佛眼中只有战场,只有敌军的影子。

那是一种无言的杀气,在这寒冷的清晨瀰漫开来,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每个士兵的坐骑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良驹,战马体態健硕,四肢矫健,被精心地披上黑色马甲,甲冑之上同样刻有这支部队的標誌。

马匹的鼻息在冷空气中化作一道道白色的雾气,喷洒在战场之上,宛如腾起的战意,伴隨著每一个士兵的心跳。

它们静静地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却能从那锐利的目光中感受到它们隨时准备衝锋陷阵的热血。

这些精锐兵马的整齐与肃穆,无声地诉说著他们的纪律与训练。

每一名士兵都是千挑万选,百战余生,经过无数次的廝杀与血战,才磨练出今日的铁血之躯。

他们的身上,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手中的长枪、腰间的佩剑、背后的箭囊,无一不处在最恰当的位置,仿佛已经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他们站在那里,如同一座座铁塔,坚不可摧。

无论是风雪的侵袭,还是战鼓的震盪,都无法动摇他们分毫。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震慑,一种无声的威慑力,令人望而生畏。

风雪在他们身旁呼啸而过,捲起地面的尘土和碎雪,仿佛要將他们吞噬。

而他们却如同深埋在大地中的铁石,纹丝不动。

无声的杀意在他们的整齐队列中流淌,那是一种无言的誓言,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的信仰。

而为首之人!

不少人倒是熟悉,路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