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1/2)
秋夜的胭脂湖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如梦似幻。
湖面如一面晶莹的镜子,倒映著天上洁白的圆月与岸边摇曳的垂柳。
微风轻拂,湖水盪起层层涟漪,將月光的碎影洒满湖面,宛如洒落人间的星辰。
远处的菊园中,淡淡的香隨风瀰漫,隱约可闻。
湖畔的人群,却已將这美景置於脑后。
所有的注意力,全都匯聚在圆台中央。
圆台上,磬音已然响过九次。
这九声击磬,宛如缓缓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第十声尚未响起,空气中却已瀰漫著浓浓的紧张与期待。
台下,观眾屏息凝视,目光集中在那位头戴面具的青衣男子身上。
他静静佇立於圆台中央,身形挺拔,面具下的神情无人得见。
但他那份从容与淡定的气度,却已然让人心生敬畏。
“他真的能再度超越自己吗?”一位年轻书生轻声问道。
“面具公子的才情早已无人能及。”旁边的文士低声回应,语气中满是期待。
“上一轮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至今縈绕在我心间。”另一人感嘆,“如果这一轮的『月』题,他还能创作出更惊艷的诗句,那他便当真是天人之才。”
“他会的。”有人坚定地说道,“从他进入圆台的那一刻起,他便註定是不同的。”
观眾们议论纷纷,每一句话都带著无法掩饰的期待。
湖畔的贵宾席间,洛青霜目光微凝,注视著台上的萧寧。
她原本对这场飞令已彻底失去兴趣。
可这位面具公子,让她暂时放下了离去的念头。
月光洒在他的青衣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
他的身影与月光融为一体,带著一股与眾不同的孤高气质。
洛青霜的眼神依然冷淡,但心底却隱隱升起了一丝好奇。
“这个人,气度沉稳如山岳,才情是否也能如他的气度一般,与天地共鸣?”她在心中暗自问道。
她本不信世间有这样的才情。
可这位面具公子的气度,竟让她不由得生出些许期待。
她眉头轻蹙,心中竟有了一丝未曾有过的波动。
站在洛青霜身后的青衣弟子,也將目光投向圆台中央。
他低声说道:“师尊,面具公子的表现,的確与眾不同。”
洛青霜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
青衣弟子稍显紧张,却继续说道:“九声磬音已过,他仍未提笔。那份从容,便已胜过了在场所有人。”
洛青霜轻哼一声,语气中带著一丝不屑:“从容不等於才情。”
“若他的诗句与这份气度不相匹配,便只是徒有其表。”
她的声音冷漠,却带著难以掩饰的期待。
青衣弟子听著师尊的评价,心中却多了一丝希望。
师尊的语气虽冷,但他看得出,她对面具公子並非完全无感。
这位面具公子,或许真能打破师尊心中的桎梏。
白霽雪静静坐在不远处,她的目光同样落在萧寧身上。
作为缘会的主持者,她一向以冷静与严苛著称。
可此刻,连她也不禁对这位面具公子產生了些许好奇。
“他的诗句,真的能再度超越上一轮的巔峰吗?”白霽雪心中暗问。
她的手指轻轻摩挲著椅子的扶手,眼神中透著一丝罕见的期待。
自缘会开始以来,面具公子便以一首首震撼人心的诗作,成为全场的焦点。
即便是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面具公子的才情,已然超出了她的预期。
可在白霽雪心中,诗才不仅仅是辞藻的堆砌。
真正的大才,必然是贯通天地,直击人心。
“如果这一轮,他能写出与『月』相关的绝句,那便足以证明,他是真正的天才。”白霽雪心中暗自思忖。
第九声磬音的余韵还未完全消散,时间似乎被拉得无比漫长。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著第十声磬音的落下,等待著面具公子提笔的一刻。
萧寧依然站在原地,双手轻垂,神情淡然。
他的目光透过面具,望向夜空中高悬的明月。
那一刻,似乎天地间只有他与明月在对话。
月光映在他的面具上,折射出淡淡的光芒,为他增添了一丝神秘。
他没有急於提笔,而是静静佇立,仿佛在感受天地间的韵律。
台下的观眾,连呼吸都变得轻微,生怕打破这份寂静。
就在这片寂静中,第十声磬音终於缓缓响起。
清越的磬音如同一道无形的指引,划破了夜的静謐。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死死地盯著萧寧。
“他要开始了!”有人低声说道,语气中满是期待。
“面具公子,必然能再次创造奇蹟!”另一人附和。
洛青霜的目光依然冷淡,但她的手指却轻轻攥紧了扶手。
这细微的动作,出卖了她內心的微妙情绪。
她也在期待,期待著这个被眾人推崇的面具公子,能否真的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震撼。
空气中,紧张与期待交织成一片,所有的情绪,都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萧寧缓缓抬起手,提笔在手。
这一刻,天地仿佛为他而静止。
他那种与眾不同的气度,那种从容与优雅,彻底征服了每一个人。
月光下的面具公子,如同诗中走出的仙人,给了所有人一个难以忘怀的身影。
洛青霜静静地注视著他,目光深邃而复杂。
“这一笔,他会写出怎样的诗?”她在心中问自己。
就在她思索之际,萧寧的笔锋微动,划破了这一片静謐。
第十声磬音余韵未绝,圆台上的气氛已然攀升到了顶点。
明月高悬,银辉如水,洒满胭脂湖畔。
圆台中央,萧寧手执毛笔,神情淡然,目光如同秋水般清澈而深远。
他的青衣在微风中微微摆动,与夜色和月光融为一体。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
这一刻,萧寧儼然成为天地间的唯一焦点。
萧寧缓缓提笔,动作优雅从容,仿佛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在勾画天地的韵律。
他的目光望向远处的明月,仿佛在与天上的皎洁对话。
轻轻落笔,墨跡在纸上洇开。
第一笔落下的瞬间,似乎整个天地都为之一振。
他的手腕轻转,笔锋如流水般行云走石。
每一笔都带著从容的韵律,每一划都仿佛蕴藏著月光的柔美。
空气仿佛被冻结了。
观眾们目不转睛地盯著萧寧的笔锋,心中满是紧张与期待。
连那些大儒都不由自主地站起身,屏息凝视。
“他会写出什么样的诗句?”有人低声呢喃,声音中满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会是另一首超越常人的佳作吗?”另一位文士轻声自语,手中的摺扇竟然忘了轻摇。
即便是洛青霜,这位神川神女,此时也不由得微微皱眉,眼神中流露出一抹罕见的专注。
她的手指轻轻搭在椅子的扶手上,仿佛想要感受这一刻的天地脉动。
就在所有人的期待中,萧寧的笔锋轻轻停下。
他低垂的目光抬起,缓缓扫过四周,最终落向远处的胭脂湖。
隨即,他轻声吟道: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两句诗一出,宛如一声惊雷炸响在夜空。
圆台下的所有人,几乎在同一瞬间震惊得忘了呼吸。
这两句诗,如同来自亘古的问道,直击人心深处。
它带著一种无可匹敌的哲思与意境,將天地、时光、人心融为一体。
江水、月亮、人与岁月的交融,竟被他用如此简单的文字表达得如此深邃!
片刻的寂静之后,观眾席间骤然爆发出一阵喧譁。
“这……这怎么可能!”一位文士脸色涨红,声音激动得颤抖,“这样的句子,简直是超凡入圣!”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竟然將天地与时光融成了一体!”另一位学子双手颤抖,几乎站立不稳。
“前所未闻!前所未闻!”一位年长的大儒捋著鬍鬚,连连惊嘆,脸上的震撼之色根本无法掩饰。
观眾们纷纷起身,甚至有些人激动得向前涌动,想要离得更近些,以便感受这句诗带来的无上魅力。
洛青霜端坐在席间,脸上的冷漠已然不见。
她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萧寧的身上,眼中浮现出一抹难以置信的神色。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她轻声重复著这两句诗,仿佛在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意。
这一刻,她的心湖仿佛被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对月的描绘,更是一种对时光永恆与人世短暂的哲思。
它深邃如渊,又柔美如画,带著无穷的韵味与启迪。
洛青霜微微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这两句诗。
片刻后,她轻轻睁开眼,目光中多了一丝复杂的情感。
“此人,非凡才。”她心中低语,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攥紧了衣袖。
即便是她,这位从不轻易讚誉他人的神女,此刻也不得不承认,面具公子的才情,已然超越了她的想像。
白霽雪端坐在另一侧,她向来自负才情,面对任何才子都能保持冷静。
可此刻,连她也无法再维持那份自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她低声念著这两句诗,目光中浮现出一抹深深的感慨。
“这样的诗句,已然脱离了人间俗才的范畴,堪称天成之作。”她在心中暗嘆。
她的目光投向萧寧,眼中带著一抹钦佩:“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
在所有人的震撼与惊嘆中,萧寧依旧保持著他的从容与淡然。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双手背负於身后,目光远远望向胭脂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