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变化(1/2)
第60章 变化
(双倍月票期,求月票,并求10月保底月票,谢谢大家支持!)
1980年的到来,看上去似乎和1979年没什么两样,并没让普通人一下子感受到太多的变化。
可实际上,许多变化都是在不经意中渐渐产生的,随着时光迈入八十年代,开放的气氛更浓郁了些,街头巷尾摆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元旦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电影院那边上映了一部可以说划时代的电影,这是一部叫《珊瑚岛上的死光》的科幻电影。
把科幻电影搬上大屏幕,这在国内还是首次。
后世有人谈论改革开放后最出名的电影,《庐山恋》可以说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话题。
因为《庐山恋》的故事情节体现出了封闭的内地打开国门和先进的海外华人思想文化上的碰撞,再加上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主线,还有电影里那惊天的一吻,为无数人津津乐道。
可实际上《珊瑚岛上的死光》这部电影比《庐山恋》出现的更早,而且电影里无论是画面还是故事情节都展现出了海外的风光,尤其是电影开头不久,由后来《潜伏》的站长太太所扮演的赵梦娜在里面完全就是一副海外华人的样子,穿着时髦,性子开放的她在剧情中和爱人热烈拥抱、亲吻的情景显得格外自然。
也许是因为这部电影拍的实在太像是外国电影了,无论取景还是里面的情节都让人忽略了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国产电影,所以让人忽略了这些细节。
可就算这样,这部电影也犹如一颗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涟漪,成为了经典。
托这部电影的上映,再加上刚刚过完元旦,再一个月就是春节的缘故,林莹在电影院那边的茶叶蛋摊位销售情况大好,一个星期下来赚了不少,乐得林莹每天都是笑呵呵的。
周继业这边同样也是如此,随着春节的逐步临近,他的生意也很不错,元旦过后的两周里,每天都能卖出近三十只老母鸡,前些日子他们之前因为办户口所费的三千元也渐渐赚了回来,手头慢慢宽裕了许多。
一转眼就到了二月份,随着再过半个月就是春节,菜市场这边更热闹了许多。可随着这个热闹,按理说周继业本应该高兴才对,但这几天的周继业却有些高兴不起来。
因为刚刚进入二月后的第一天,菜场这边突然就多了好几个摊位,这些摊位不仅有卖蔬菜和做其他买卖的,还出现了和他一样卖老母鸡甚至卖鸭子的新摊位。
新出现的摊位一下子就对周继业产生了威胁,要知道之前菜场卖老母鸡的摊位就他独此一家,再加上国营摊位的鸡鸭需要票据,而且东西也不如周继业的好,靠着半年积累起来的口碑,周继业在菜场如鱼得水,每天带来的老母鸡根本不愁卖,生意好的时候出摊后不到两小时就卖了个精光。
可二月开始,菜场这就出现了竞争者,一下子就多出了三四个类似的摊位。这些摊位和他一样同样卖着老母鸡,更要命的是对方的老母鸡不仅也是从郊区收来的,居然还卖的比自己便宜。虽然便宜不多,仅仅只有几分钱差别,可这样一来原本全是周继业的顾客渐渐就被分流去了其他摊位,给他带来了极大压力。
就像今天,原本早些过了十点,晚些最多十一点就能收摊的周继业直到临近十一点半却还有两只老母鸡没卖出去,看着笼子里的老母鸡,再瞧着不远处同样卖鸡的几个摊位忙活着,周继业心里郁闷的很。
“怎么?今天还没卖完?”老文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他不知什么时候来到边上,问着话顺手给周继业递了支烟。
“呵呵,独门生意现在来了好几家,你说呢?”周继业接过烟,借着老文的火点上,抽着烟很是无奈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没瞧过了元旦后上个月月底开始来菜场摆摊的人就多了么?别说你了,就连我那边的生意也差了一些,一下子不知从哪里冒出了好几个人跟我一样卖鳝鱼什么的。”老文苦笑着摇头,用手肘轻轻碰了下周继业,示意他往左边看。
顺着老文的示意望去,周继业微微点头,老文说的没错,他们这些人都碰上了新的竞争者。原本菜场私人摆摊的就他们几个,而且大家就和商量好的一样,各自卖的东西都不同,有的卖蔬菜,有的卖水产,有的卖杂粮,还有就是周继业卖老母鸡。
产品的不同,大家在生意上也没什么竞争,你卖你的我卖我的井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间相安无事,平日里见着也是客客气气,笑着打着招呼,递上一支烟闲聊几句,一片和睦。
可现在不同了,突然冒出来的摊位要比之前多了两倍,而且卖什么的都有。不仅是和周继业一样卖老母鸡的,就连老文卖鳝鱼划鳝丝的摊位也多了两个,一下子就形成了竞争,假如仅仅就是平等竞争也就算了,可偏偏新来摆摊的几个家伙为了抢生意还把原先的价格故意降了一些,虽然幅度不大,可就差这么几分钱,就极大影响到了周继业和老文的原本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