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趁势而起(2/2)
说着,布朗看向陆之洲。
陆之洲眼睛里流露出一抹了然,看来诺里斯今天的登场也不是巧合。
诺里斯一脸呆滞,用一种滑稽的语气调侃道,“呃,你的意思是,我需要击败他,还是不需要击败他?”
陆之洲满脸认真地望过去,“你应该努力看看。”
诺里斯眯着眼睛扫描陆之洲,“我刚刚是被鄙视了吗?”
一旁的布朗乐不可支前仰后翻,那啤酒肚如同熟透的西瓜,随时可能爆炸,他真的不需要换一件宽松一些的t恤吗?
就在此时,一个身影从他们身边快速经过,以竞走的方式。
布朗展露笑容,主动打招呼,“费尔南多!”
那赫然是赫尔南多-阿隆索,西班牙人,2001年进入f1,现役车手里最资深最长寿的车手,被戏称为“围场活化石”,两届车手世界冠军得主,现在代表迈凯伦出战。
然而,阿隆索仿佛没有听见也没有看见布朗一般,径直前行。
布朗尴尬地扯了扯嘴角,“老人家,听力不好。”
布朗试图保持冷静,站在原地继续和陆之洲闲聊,但终究没有能够坚持太久,大约十五秒之后还是宣告缴械,“我需要前往开会了,找机会再聊。”
说完,布朗匆匆转身,一路小跑地追上阿隆索的脚步。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阿隆索,单纯从驾驶技术层面来说,阿隆索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甚至堪称历史最佳;作为西班牙车手,阿隆索也是国宝级的存在,创造无数辉煌书写无数记录,这让他站在金字塔顶尖。
恰恰因为如此,阿隆索一直高傲自信,要求严苛,他相信自己应该追逐舒马赫的七冠王记录成就历史最佳,即使不是七座车手世界冠军,至少也应该超过塞纳的三座,他一直在追逐围场最快的赛车。
在十五年职业生涯里,阿隆索持续更换车队,雷诺、迈凯伦、雷诺、法拉利、迈凯伦,不断颠簸。
当然,在围场里,更换车队着实再正常不过,但像阿隆索这样的顶级车手,如此频繁地更换车队却并非常态。
这往往意味着,他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技术团队打造一辆顶级赛车,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习惯性地认为赛车不够快就是技术团队的原因,每次冲击冠军失败就容易动摇,改弦更张地寻找另外一辆快车。
今年,也是一样。
迈凯伦目前车队积分榜垫底,阿隆索又开始蠢蠢欲动。
传闻,阿隆索是走是留的主动权,不在迈凯伦手里。
种种线索,再结合刚刚这一幕,陆之洲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布朗也未必愿意束手就擒地任人宰割,他也正在通过不同手段向阿隆索施压。
但从布朗的反应来看,阿隆索应该依旧是占据上风的那一方。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陆之洲首次感受到围场角力的紧绷,一共只有二十个车手席位,这意味着哪怕只是一位车手的位置变动,这都可能导致其他车队产生连锁反应,甚至可能一路扩散到f2乃至于gp3。
车队和车队之间、车队和车手之间、车手和车手之间,不同位置的算计和博弈瞬息万变、暗潮涌动。
勒克莱尔也好,陆之洲也罢,这些年轻车手的冒头,试图打破壁垒闯入围场,绝非易事,他们必须打乱环环相扣的利益链,在密不透风的格局里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赛道表现则是年轻人的唯一筹码。
正是因为如此,和诺里斯站在一起的时候,陆之洲能够明显察觉到,围场角角落落投射过来的目光开始增多,一直到现在,陆之洲才真正站在聚光灯底下,压力持续攀升,接下来的一举一动都至关重要。
在一片窸窸窣窣的热浪里,本赛季gp3的第三场比赛正式在英国银石赛道登场,不需要刻意打量就能够注意到,从排位赛开始,熙熙攘攘的目光卷着滚滚热浪宣泄而下——
gp3似乎也悄悄迎来它的春天。
……
银石赛道,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传统经典。
和现代专门为赛车设计的赛道相比,银石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半个世纪以前人们对赛车的一切浪漫幻想——
“速度与激情”。
尽管同名系列电影早就已经偏离初衷演变为科幻类型,但这的确是用来形容银石赛道的完美注脚。
如果说巴塞罗那赛道考验的是平衡、红牛环赛道考验的是攻防转换,那么银石赛道考验的则是节奏。
银石赛道有堪比巴塞罗那赛道的大直道,并且弯道比巴塞罗那赛道和红牛环都多,足足有十八个弯道;按道理来说,弯道多,速度也就提升不起来,但这里以高速弯为主,把速度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一个关键词总结银石赛道的话,那就是——
流畅。
在这条赛道上,它能够将车手对速度的理解完全展现出来,潇洒自如、行云流水,绝对是一条赏心悦目的赛道。
所以,在这里,不仅仅因为历史悠久而已,更因为这是一条观赏度极高的复古赛道,每年都能够吸引数不胜数的观众蜂拥而至,近距离地领略一番赛车的纯正魅力。
毫无疑问,fia为gp3挑选赛道、制订赛程的时候,严谨地考虑到方方面面,目前为止三条赛道风格迥异,考验年轻车手的不同能力,全方位地为他们晋级下一步完成铺垫;而后进入f2,再加上城市街道赛,一步一个脚印地铸就通往终极考验的道路。
果然!
银石赛道不负众望,万众瞩目的gp3再次带来惊喜。
排位赛,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art车队依旧技高一筹遥遥领先,出色的赛车调校始终保持领先,再加上目前为止唯一一位能够和他们掰手腕的三叉戟车队博科拉奇,在排位赛上演一出你追我赶的龙争虎斗,银石赛道爆发出连连惊呼。
一度,博科拉奇打破art车队封锁,跑出技惊四座的1分47秒052,在全场赞叹和欢呼声中占据第一。
并且在接下来许久都不曾被刷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博科拉奇有希望打破桎梏颠覆本赛季竞争格局的时候,art的车手们再次捍卫车队的荣誉。
先是于贝尔,1分46秒833的最快圈速首次跑进四十七秒大关,这位年轻车手在经历前两站的磨砺之后,正在绽放光芒。
随后拉塞尔毫不示弱,1分46秒714,以0.119的微弱优势超越队友暂时登顶第一,银石赛道直接沸腾了。
主场,终究是主场,哪怕只是gp3,拉塞尔也赢得一片欢呼,狂热车迷们撕心裂肺地呼喊他的名字。
然后韩世龙登场了,本赛季目前为止计划全部被打乱的韩世龙一直憋着一口气,他转会加盟art车队不是为了成为垫脚石的,英国同样也是他的主场,渴望在主场证明自己的心情丝毫不逊色于拉塞尔。
现在,他已经驾驶围场里最快的赛车,却依旧无法赢得哪怕一次胜利,他还能责怪谁?
他需要证明自己,并且是越快越好。
不负众望地,韩世龙展现速度,第一计时段、第二计时段双双刷紫,创造全场最快,直奔杆位冲刺。
但是,超长大直道衔接直角弯的十五号弯位置,刹车点太迟导致轮胎轻微打滑,半侧车身离开赛道,损失时间,彻底毁掉韩世龙的最快一圈,不要说前三了,就连前五也没有挤进去,全场一片哀嚎。
排位赛结束之后,韩世龙生无可恋两眼无神地蹲坐在p房门口,一脸茫然,他还是想不明白怎么回事。
没有时间哀悼,也没有时间抱怨,整条赛道的目光全部聚集在最后一辆进行飞驰圈的二号赛车之上——
现在,竞争对手就剩下一位,距离拉塞尔拿下主场杆位只剩下一位车手。
上一场在奥地利,拉塞尔以千分之三秒的微弱优势力压陆之洲拿到杆位,证明自己能够击败陆之洲。
这也同样给予主场观众希望,期待拉塞尔再次击败陆之洲,并且一鼓作气登顶正赛,吹响赛季的反击号角。
第一计时段,拉塞尔更快。
第二计时段,陆之洲更快。
从前两个计时段的成绩来看,两个人相差无几并驾齐驱,全场屏住呼吸,集体瞩目最后的第三计时段。
就在刚刚,韩世龙才犯错葬送了自己的杆位希望,那么现在陆之洲呢?
笔走龙蛇,水银泻地,那潇洒不羁的行车走线完全就是一种享受,让整条银石赛道不由屏住呼吸。
第三计时段,刷紫,全场最快——
1:46.608!
杆位,属于陆之洲,在排位赛即将结束的最后时刻,以0.106的微弱优势超越拉塞尔,拿下赛季第二个杆位。
刺激,着实太刺激了!
又一次地,art表现强势,陆之洲、拉塞尔、于贝尔包揽排位赛前三,但这次,吐槽陆之洲拥有一辆快车的声音明显颓废了许多,因为银石赛道的排位赛,有目共睹。
在主场瞩目之下、在围场汹涌之中,前有拉塞尔表现神勇、后有韩世龙关键时刻犯错,并且在排位赛即将结束只有最后一圈机会的紧迫状况里,方方面面的压力推向极致,令人窒息的热浪全面蔓延。
然而,年仅十七岁的陆之洲依旧排除杂音、顶住压力,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跑出最快一圈,夺下杆位。
刹那间,全场沸腾。
和此前两场比赛完全不同,这个杆位展示的是陆之洲在极度压力之下的冷静和专注,算得上是遇强则强。
不管是否喜欢陆之洲,这一次冲刺圈的表现确实令人赞叹!
并且,陆之洲再次将自己的强势延续到傍晚的正赛舞台上。
在竞技体育世界里,存在这样一类型选手,越是大舞台、越是关键时刻、越是万众瞩目,表现越出色。
他们不仅拥有一颗大心脏,而且拥有难以置信的意志和信念,就是为了这样一决胜负的大场面而生。
陆之洲似乎也是一样,感受到了压力、感受到了瞩目,斗志昂扬,点燃百分之两百的激情与热血。
在正赛里,0.19秒的起步反应时间,油离完美配合,从起步到走线再到弯道,一系列操作没有留下任何瑕疵。
一切,堪称完美。
拉塞尔一扫红牛环冲刺赛萎靡的颓势,全力以赴、寸步不让,从第一个弯角就坚决果断地发动攻势。
齐头并进!双星闪耀!
然而,没有机会,一丝机会都没有。
经过西班牙站和奥地利站的磨练,陆之洲似乎还在继续成长进步,以完美起步封堵拉塞尔的全部进攻。
并且,一骑绝尘,全场比赛没有留下任何漏洞或缝隙,牢牢把守住位置,顺利把杆位演变为最终胜利。
全场,沸腾!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一种纯粹的视觉享受。
这就是银石赛道,能够真正欣赏到车手将速度与激情全面释放的驾驶,令人深深感受到赛车的魅力。
而陆之洲又又又一次做到了,从排位赛的压轴一圈到正赛的全场掌控,淋漓尽致地诠释“流畅”这一形容词,全场领跑、全场压制,没有留下任何破绽,令人绝望地一骑绝尘,干脆利落地掐灭一切悬念。
事实上,拉塞尔、于贝尔同样全场都没有犯错,但恰恰因为如此,更加令人深刻地感受到陆之洲的出色。
尽管拉塞尔没有犯错,并且全场紧逼,持续不断地制造压力,试图超越陆之洲;却没有寻觅到任何机会,并且以落后1.222秒的差距紧紧跟随陆之洲通过终点线,可见陆之洲难以置信的节奏掌控力。
全场比赛结束,art车队连续第二站包揽领奖台——
陆之洲。拉塞尔。于贝尔。
难得一见地,gp3正赛结束,围场依旧热闹非凡。
观众看台依旧满满当当,超过八成观众留下来一直观看到周六的最后;围场其他车队也没有立刻撤离,不少工作人员乃至于车队领队都在现场观看了正赛,gp3从来没有赢得如此多瞩目。
其实,不止gp3而已,f2也有部分功劳。
在下午举行的f2正赛里,勒克莱尔延续强势、一枝独秀,再次称霸银石,从杆位到冠军,掐灭一切悬念。
因为个人事务缺席摩纳哥站比赛之后,勒克莱尔展现难以置信的统治力,连续三站正赛登顶冠军,尽管冲刺赛出现各式各样的意外和状况,没有能够连续包揽冠军,但强势上升的姿态依旧不可阻挡。
炙手可热的程度,完全不逊色于当年连续两个周末六连冠的维斯塔潘,沸沸扬扬的声音围绕勒克莱尔全面扩散。
目前,勒克莱尔正在f2角逐,非常有希望成为第一位首次进入f2就夺冠的车手,下一步毫无疑问就是f1,围场里不止一家两家车队对他感兴趣,梅赛德斯奔驰、红牛等等大车队都出现在了传闻里。
只是,法拉利拥有勒克莱尔的专属合同,其中包括优先签约权,这也意味着其他车队想要签约勒克莱尔的话,要么支付违约金、要么等待法拉利放弃勒克莱尔,所以这些老狐狸们暂时没有亮出底牌。
正是因为勒克莱尔独占鳌头,连带着陆之洲的话题指数也节节攀升,这为gp3赢得了难得一见的流量。
然而,gp3正赛结束之后,勒克莱尔的名字几乎彻底消失,口口相传的声音里全部都是陆之洲的身影。
原因就在于,虽然人们意识到陆之洲继续胜利的可能,一个两个半开玩笑地调侃这件事,没有人否认这种可能性;但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地相信,甚至潜意识地否认这种可能,只是当作一个谈资而已。
三年前,维斯塔潘两个周末完成六连冠壮举,轰动整个赛车界,为他创造了一步登天神话的机会。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奇迹,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但震惊归震惊,没有人会忽略一个关键——
所谓六连冠,其实是两个周末、两站比赛完成的,只是f3欧洲系列赛在一个周末安排三场比赛而已。
在赛车世界里,不同城市不同赛道可能天差地别,赛道设计、天气情况、赛车调校都可能截然不同,一辆赛车想要完全统治全部赛道的难度非同小可,更何况,f2、gp3这样的统规车,差距那么小,切换赛道可能就是全新赛事,在不同周末延续统治的难度非常大,甚至比f1更大。
当年,维斯塔潘在f3欧洲系列赛连续两个周末包揽全部冠军之后,接下来前往莫斯科,周末三场比赛的结果分别是第三、退赛、第二;再前往红牛环,周末三场比赛都没有能够站上领奖台。
事实上,2014年f3欧洲系列赛的冠军是埃斯特班-奥康,维斯塔潘年终排名第三而已。
案例,就摆在眼前。
自然而然地,来到银石赛道,第三座城市第三条赛道,没有人认为陆之洲能够继续赢下去,那些讨论只是瞎凑热闹而已。
结果,陆之洲赢了。
不仅赢了,而且以一场具有说服力的表现完全统治比赛。
三条赛道,三种风格,陆之洲全方位展现自己的技巧、能力、天赋,以创造历史的姿态横空出世。
的确,从连胜场次来看,陆之洲的五连胜暂时没有能够打破维斯塔潘的记录,但五场胜利跨越三条赛道,而且还是风格迥异的赛道,从如此角度来看,陆之洲已经书写全新历史,抢走全部瞩目焦点。
一如勒克莱尔,巴库、红牛环、银石,正赛三连冠。
而陆之洲还在勒克莱尔基础上更进一步,不止正赛,冲刺赛一样登顶,如此壮举足以让整个围场轰动。
维斯塔潘?明日黄。
勒克莱尔?略逊一筹。
整个围场里里外外全部都在讨论陆之洲,唯一焦点,没有人能够例外。
这名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年轻人以摧枯拉朽、横扫千军的姿态将整个围场搅得天翻地覆,一个两个都抑制不住亢奋。
此前,那些引发吐槽的标签,“缺少经验”、“名不见经传”、“半路出家”、“亚洲车手”、“街头出身”等等等等,在一场场胜利面前摇身一变,全部成为神秘光环的组成部分,让眼前发生的一切越发传奇起来。
维斯塔潘也好,勒克莱尔也罢,他们的出色是有迹可循的,一直在赛车界无数目光的注视之下成长;但陆之洲不同,宛若飓风一般横空出世,打破框架、打破规律、打破习惯,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以至于杀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车队领队们应该在陆之洲身上赌博吗?陆之洲在围场的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当然,这些讨论没有那么简单,人人都知道围场是一个利益交织的名利场,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始终都在碰撞。
现在的围场已经不是十年前了,当年一穷二白的汉密尔顿能够成为迈凯伦的车手,但眼前早就已经被资本全方位侵蚀渗透的围场却再也没有办法轻而易举地做出如此大胆冒险举动了,一切都是博弈。
勒克莱尔和陆之洲的未来,还存在诸多变数;但至少有一个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话题就摆在眼前:
谁能够击败陆之洲?
这一幕,恐怕是gp3赛季揭幕前没有人预料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