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雨战斯帕(2/2)
正在关注直播的霍纳一下没有忍住,惊叹出声,他和沃尔夫不一样,他是车手出身,他对赛车了如指掌。
一眼,霍纳就能够看出红河弯那一次超车的技术含量,兼具技术和胆魄,更重要的是完美执行力。
那一句粗口,其实是赞叹,他没有想到那个婴儿车手居然真的完成超车,并且完成得如此出色轻松。
内行看门道,霍纳的心脏快速跳动起来,疯狂地撞击胸膛。
然而,直播镜头里却能够看得出来,二号赛车依旧保持冷静和专注,在凯梅尔直道上继续发动进攻。
此时,陆之洲才注意到,前方那个熟悉的车尾,居然是三号赛车,拉塞尔!
第七位发车的拉塞尔,甚至还抢先陆之洲一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追赶到第三位,持续展开追击。
“之洲,第四。重复,第四。表现非常出色。”
“前面的是拉塞尔,后面则是博科拉奇,目前视野能见度如何?”
博雷佩勒保持绝对冷静,尽管双手已经紧握成拳,但注意力不曾动摇,全神贯注地关注比赛进程。
雨天斯帕,没有容错空间。
无线电里传来陆之洲的声音,“第二计时段雨水已经停了,太阳出来,能见度恢复正常,赛道依旧存在积水,估计五圈到七圈以后可以看到行车线。”
斯帕赛道全长七公里,覆盖面积广,在这里半边晴半边雨的情况十分常见,赛道状况也存在诸多变数。
第一计时段,依旧在下雨,赛道还有积水;第二计时段,太阳已经出来,没有积水之余,赛道正在干燥。
博雷佩勒提醒了一句,“注意轮胎使用情况,目前和拉塞尔的差距,1.833秒。”
因为gp3没有强制进站换轮胎的要求,再加上这是冲刺赛,只跑十三圈,不到三十分钟就能够结束战斗,所以车手们清一色换上小雨胎,也可以称为半雨胎。
在这样的赛道上,湿地可能出现打滑、干地则需要注意轮胎磨损,如果半雨胎上面的排水纹路被磨平,从干地回到湿地的时候演变为光头胎,无法排水,那么赛车打滑情况将更加严重,真正的如履薄冰。
所以,如何切换、如何控制,这将是一场严峻考验。
博雷佩勒的提醒,潜台词在于,现在进入第二计时段相对干燥的区域,太阳已经出来,在陆之洲追击拉塞尔的时候,他必须考虑轮胎磨损情况,否则即使追上拉塞尔,轮胎耗损严重,接下来被拉塞尔反超则是大概率事件。
以拉塞尔稳健、算计的驾驶风格来看,他比陆之洲能够更好地适应这样的赛道情况。
陆之洲没有反驳,“收到。皮埃尔,天气预报情况如何,第一计时段降雨还会持续多久?”
博雷佩勒正在确认数据,却得到全新消息,“之洲,黄旗,黄旗!拉索斯弯有赛车退赛,需要出动拖车。”
“黄旗,不允许超车,目前依旧在下雨,也不允许使用drs。”
无线电里传来陆之洲的轻笑声,“这就是雨天预警,让我们什么动作都不要尝试的意思,对吧?”
博雷佩勒的嘴角也跟着轻轻上扬起来,“这是要求做动作的时候更精细更准确的意思。雨水还将持续十分钟左右,预计比赛后半程将是一个晴天,让我们希望赛道不要干得太快。”
如果赛道全干,半雨胎也就没有速度。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半雨胎的排水纹路全部磨平,其实相当于光头胎,抓地力和干胎一个效果。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如何驾驭,在持续变化之中掌控比赛,这才是雨战的魅力,同时也尽可能缩小赛车之间的差距,真正展现车手的能力。
一直到此时,直播间终于有时间回看比赛,梳理一下混乱不堪却精彩绝伦的开场。
首先,两辆赛车在拉索斯弯发生碰撞,混乱之中,拉塞尔、陆之洲、韩世龙顺利超越,排位上升。
然而,这两辆赛车都没有严重损伤——又或者是现在暂时没有发现,因为他们依旧在赛道上进行比赛。
其次,排名前列的赛车没有退出比赛,却因为拉索斯弯的碰撞引起连锁效应,反而是后面赛车因为水雾遮挡视野看不到路况,一辆赛车的紧急刹车导致三辆车连环碰撞,损坏严重,手牵手退出比赛。
因为连环碰撞,从维修区发车的于贝尔等人也遭遇阻碍,此时已经被前面的大部队甩开。
但是!
安全车出动。
这一下颠覆全部情况,在低速推进的情况下,车辆和车辆的差距全部缩小,一连串地跟在安全车后面行驶,可以预见,比赛重新开始之后,又是一番刺刀见红的较量。
值得一提的是,赛事领跑者已经更迭——
法尔切罗没有能够阻拦住阿莱西的攻势,在拉索斯弯就丢掉优势,阿莱西从外线超越,本来是劣势的脏侧却因为下雨的关系演变为优势,阿莱西气势如虹地长剑出鞘,生吃法尔切罗,成为赛事领跑者。
事实上,法尔切罗也差点发生碰撞,在拉索斯弯前刹车,这也是引起后续碰撞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如此一来,继银石赛道后,阿莱西再次在冲刺赛领跑。
上一次,阿莱西没有能够阻挡住陆之洲的冲击,那一次接触碰撞一直到现在依旧被车迷骂得狗血淋头。
这一次,阿莱西试图牢牢掌握比赛节奏,一骑绝尘地拉开差距——
可惜,安全车。
目前,阿莱西、法尔切罗、拉塞尔、陆之洲、博科拉奇、韩世龙,分别位列前六,等待安全车进站之后,一番龙争虎斗即将上演。
很快,陆之洲发现,第二计时段太阳已经完全出来,赛道干得非常快,但第一计时段以及第三计时段后半部分依旧在零零散散地飘雨,并且还有积水。
尽管他们一直跟着安全车跑,速度不快,但轮胎温度在第二计时段上升得飞快,排水纹路可能受损。
此时,他们就需要“找水”,也就是偏离自己的行车线,在赛道上通过积水区,利用这样的方式降低轮胎温度,控制耗损,这才是真正考验车手控制和驾驭赛车的能力,轮胎耗损程度可能将左右比赛走势。
安全车整整在赛道停留了三圈,一直到第五圈的时候,比赛重新开始——
嗡,嗡嗡嗡。
第一时间可以看到,法尔切罗攻击阿莱西、拉塞尔攻击法尔切罗。
博科拉奇也准备攻击陆之洲,却突然发现,陆之洲没有进攻拉塞尔,反而是准确切线卡住行车线。
这是……防守???
怎么回事,陆之洲脑子里到底正在想什么?然而,瞬息万变的方程式赛车,根本没有给予大脑留下喘息和思考的空间,赛道之上的情况宛若飓风一般卷着整个围场化作洪流,浩浩荡荡地奔腾而去。
黄旗解除,绿灯亮起,比赛重新开始。
这是冲刺赛,本来就只有短短十三圈,现在又因为安全车浪费了三圈,留给车手们互相较量的空间收窄;所以,安全车返回维修区之后的第一时间,这群年轻人们纷纷展开进攻,不浪费任何时间。
其中,拉塞尔尤盛。
本赛季,拉塞尔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居然是陆之洲,尽管他在排位赛击败过陆之洲一次,但在正赛和冲刺赛里全部落败,就连韩世龙也在冲刺赛里击败过陆之洲一次,但拉塞尔却始终无法扭转颓势。
对于拉塞尔来说,他的自尊不允许。
他需要证明自己,不止是沃尔夫而已,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他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全力以赴争取胜利。
雨战,也许不是拉塞尔最擅长的状况,但他对自己的计算和技术有信心,他相信自己能够颠覆局面。
所以,安全车一离开,拉塞尔油门直接到底,越过发车线,浩浩荡荡地朝着法尔切罗追击。
但是!
拉塞尔瞥了后视镜一眼,却没有如同预期一般看到陆之洲的身影快速迫近,他还以为陆之洲也会全力施加压力。
怎么回事?
难道陆之洲害怕了?不,拉塞尔不这样认为,那家伙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可能选择保守?
一种不安抓住心脏。
所以,陆之洲呢?他真的不准备发动进攻吗?
答案,百分之百是否定的,陆之洲准备发动进攻,却不是现在。
下雨。轮胎。车阵。以及前方即将到来的红河弯。
种种因素碰撞在一起,陆之洲保持冷静,他知道拉塞尔的风格,行车线滴水不漏,拉塞尔肯定提防着后面的攻击,红河弯超越博科拉奇的那一招用来对付拉塞尔可能就不奏效,他需要从长计议才行。
并且,陆之洲没有忘记自己身后虎视眈眈的博科拉奇和韩世龙。
所以,当所有年轻人在安全车进入维修区之后发动进攻的时候,陆之洲出人预料地选择了……防守。
注意力,完全放在后视镜里,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博科拉奇的动作——
博科拉奇车头一摆,切入内线。
在拉索斯弯,人人都在眼馋外侧的湿地行车线,而博科拉奇却从第一圈里陆之洲红河弯超车动作里得到灵感,准备反其道而行地从内侧干地行车线寻求突破。
内心深处未必没有一雪前耻的想法,他试图证明,陆之洲能够做到的,他也可以。
然而,陆之洲完全集中,方向及时一摆,严严实实地卡住行车线,并且他没有丢掉位置,完全让出外侧行车线,沿着中间靠右侧的线路全速推进,一下把博科拉奇推向绝境。
陆之洲没有彻底掐断超车空间,但博科拉奇必须完全贴着内线,死死抱住弯心,并且祈祷后轮牵引力在线,车尾不要在湿地情况下打滑,稍稍不注意可能就是三百六十度原地转圈。
电光火石之间,油门还是刹车之间,博科拉奇终究选择了后者。
也就是短短刹那,陆之洲已经稍稍拉开距离,亦步亦趋地跟着拉塞尔进入拉索斯弯,将博科拉奇抛下。
防守归防守,但陆之洲始终没有忘记拉塞尔,行云流水地穿过拉索斯弯,一路浩浩荡荡地进入红河弯。
前面三辆车如同贪吃蛇一般首尾相连,阿莱西、法尔切罗、拉塞尔串联起来,车辆和车辆之间只有0.4秒到0.6秒的差距,哪怕不能使用drs,但在雨天情况下,任何一点操控偏差也可能卖出破绽。
压力,层层迭迭、持续攀升。
通过红河弯、刺入凯梅尔直道,紧密相连的追击令人喘不过气来,现在就看谁先失误——
法尔切罗!
从凯梅尔直道进入莱斯孔贝弯,也就是第一计时段进入第二计时段的位置,地面的干湿程度分离开来。
法尔切罗在s弯出弯的时候,踩下油门的节奏稍急,后轮失去牵引力,在湿地进入干地的抓地力变化之中发生轻微打滑,赛车直接偏离赛道。
电光火石之间,拉塞尔毫不犹豫油门到底,在直道上完成超越,和法尔切罗交换位置。
法尔切罗一惊,保持冷静,快速切回赛道,试图守住线路,不能继续丢掉位置,但惊魂不定的心绪还没有来得及平复,紧接着陷入梦魇一般,又看到另外一抹红黑光影正面撞入自己右侧的后视镜。
拉塞尔?
慢了一拍,法尔切罗才意识到,那是陆之洲,不由屏住呼吸,试图卡住行车线,却发现还是慢了。
陆之洲死死咬住内线,始终没有减速,眼看在外线的法尔切罗已经接近刹车点极限,不得不在紧随而至的八号发卡弯顶点刹车;他却依旧延迟制动,逼近极限,在千钧一发之际恰到好处精准完美地刹车!
在半干半湿的弯道里,两辆赛车并驾齐驱,划出一道潇洒优雅的弧度,将“碟中谍2”里的浪漫影像演变为现实。
法尔切罗不由屏住呼吸,转头看向右侧,瞥了陆之洲一眼。
但只看到一个头盔后脑勺,陆之洲已经赢得更好的出弯速度,油门一给,钻出弯道,此时就能够看出赛车均衡的差异。
在同样极致操作的情况下,art车尾不晃动,坎波斯却轮胎轻微锁死,细微的差距在高速推进的比赛里瞬间分出胜出,根本不给法尔切罗喘息时间,陆之洲已经扬长而去。
就在刚刚,法尔切罗还在追击阿莱西,试图夺回自己赛事领跑者的位置,转眼已经滑落到了第四名。
跌出领奖台。
法尔切罗却没有时间懊恼,因为后面车辆已经快速追击上来。
从第四到第三,陆之洲没有费太多力气,不仅保护轮胎控制节奏,而且悄无声息地隐藏自己的锋芒。
这就是陆之洲的策略,在第二计时段稍稍拉开距离,因为这里组合弯多,避免卷入拉塞尔的脏空气里;在第三计时段和第一计时段拉近距离,这里直道和高速弯为主,耐心等待拉塞尔的进攻打破平衡,不管拉塞尔的进攻成功还是失败,前方必然出现漏洞——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到时候,陆之洲再把握机会,牢牢控制比赛节奏。
当然,如果拉塞尔满足于第二名,不再进攻阿莱西。陆之洲的策略也就失效,他必须主动出击才行。
但是,拉塞尔甘居第二吗?
四圈,阿莱西依靠激进而强硬的驾驶风格,硬生生扛住拉塞尔整整四圈的进攻。
然而,阿莱西终究还是犯错了,连续强硬驾驶所带来的轮胎损耗开始丢失抓地力,他出现了破绽。
离开十五号斯塔维洛特弯的时候,阿莱西轻微转向不足,行车线明显走大,拉塞尔抓住机会,在布兰奇蒙弯之前完成超越,不给阿莱西任何喘息空间。
阿莱西爆了一句粗口,“见鬼!”
但是,没有来得及懊恼,后视镜里已经出现一抹红黑残影,宛若幽灵一般,亦步亦趋地咬住阿莱西的赛车尾巴。
二号赛车!陆之洲!
阿莱西心脏一紧,“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