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传国玉璽(2/2)

在內心嘆口气,孙策在最困顿的时候,都没想过用这玩意找袁术换取兵马,一方面是拿出这东西,身家性命会有危险,另一方面多少还存著个念想,现在却想明白不要了,看来大兄確实是看通不少的东西。

翌日一早,周瑜求见,刘备看到这传国玉璽的时候,同样是脸色凝重,这只存在於传说中的东西,真拿起来似乎也就和普通的玉没多少区別。

此时刘备的心里说不出的复杂,卢植等人也是差不多的看法。

有用吗?毫无疑问的有用,想要吗,想,但实际上吧,也就只能藏起来,別无他用。

现在如果谁用这东西来证明自己才是正统,没得说,那肯定是脑袋被门给夹过。

袁术:嗨嗨嗨,玄德你这话说的,可就不像个忠厚人咯。

不过刘备没有想到的是,这枚传国玉璽,还真有点不一样的作用。

眾人正在就传国玉璽的事儿閒聊,刘备好奇这东西究竟传了多少代人,后世是否又在某个博物馆里。

没错,黄欣琪告知刘备,古人的东西被称之为古董,大部分被存放在博物馆,小部分被私人收藏,用来见证歷史並研究当时的人文和社会情形。

黄欣琪没告诉刘备屈辱的近代史,有很多的国宝都被偷抢去国外,不过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短时间没办法,拿人家老祖宗出出气也是可以的,这点她和陈信都心中有数。

因此刘备很自然的就认为,这代表著皇权的玉璽,无论在什么朝代,总是应该能顺利的流传下去才是。

对此郭嘉表示並不看好,乱世刚开始没多久呢,玉璽就从洛阳的皇宫里,流落到咱们这儿来。

这还是汉人打汉人的內乱,若是真有朝一日是外族入侵,这玉璽还能顺利的传下去吗?

卢植髮现总要聊到这个问题,想了想下决定。

“玄德,下回去看看史书或者问问黄姑娘,这晋朝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也是汉人所创,为何陈信会对这个朝代如此没好感。”

“就像上回咱们说道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时候了解会出现大问题的那些政策了。”

“陈信很早的时候曾有言,外族在咱们强势的时候都很安分,做牛做马低声下气,但在中原內乱的时候他们就不一定了。”

刘备点头:“可咱们现在也是內乱啊,这北边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匈奴人,不都老老实实的吗?”

“老实说唯独这一点,我一直是想不明白。”

卢植嘆口气,別说刘备了,其实他也想不明白,但陈信不会瞎说更没必要骗他们,

,一切的答案,只能从史书中寻找。

刘备道:“下回我便去翻越那普朝发生的事,只是我记性实在不是太好,若是普卷太多,或许记个大概。”

“若是我能有昭姬那般的记性,每次背上一部分,都能弄回来半本史书了。”

因为要给刘备学速记,卢植召唤己方所有文人,然而几位相继测试后,意外的发现,

竟然是蔡琰的记性最好。

听闻要教授速记的方法给刘备,蔡淡面有难色的告知,她这是天生的,自小就看东西容易理解並记住內容,並非后天苦练而成。

这个时空的蔡琰不会有原来曲折的命运,家中藏书也没有丝毫的丟失,无论是陈信还是黄欣琪,都没有提及她在原来的歷史中,能背诵家中数百典籍的情况。

对此刘备只能羡慕,从陈群和卢植这边稍微学点方法以后,已经比最初好上不少,但离真的“记忆大佬”依旧还有不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