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这一年吃了次白席(2/2)
只不过入了血火营,那就不是积累军功就能退出的,必须要待满五年。
“这血火营只怕没那么的简单。”
楚寧心里沉吟,若是三个月就能把武者推向武师,那梁朝就没有八大姓存在的必要了,即便八大姓有宗师强者,可只要培养出数万武师,站著给宗师杀都杀不完。
这其中必然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
……
……
楚寧四年,离著年关还有七天,金乐红著眼跑进了后院。
“楚寧,姬洋出事了。”
正在后院练刀的楚寧,嘴巴张了张,最后还是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姬家镇。
一户人家掛起了白灯笼。
楚寧和金乐还有何劲、张松四人默默地在姬洋的灵堂前。
“不是还没確定姬洋是不是真的死了,怎么就能给搭建灵堂了?”
金乐抹了把眼泪有些愤怒,明明边疆那边传回的消息是姬洋守卫的城池被柔突敌军给突袭攻破了,姬洋失踪下落不明,为何姬家长辈就认定姬洋已经死了。
“柔突国的士兵杀了人后,会把人头砍下当做战利品带走,若是死的人多,那么多具无头尸体,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军队索性就以失踪来下定论告知家人。”
一位中年男子出现在了楚寧四人的身边,他是姬洋的大伯,也是姬家的武师。
失踪,在边疆只不过是死亡的另外一种好听一点的说法。
饶州的风俗是尸体不完整不入殮下葬,立一个衣冠冢,姬家没打算找回姬洋的尸体,边疆遥远这不现实,还不如让姬洋和其他士兵葬在一起。
“楚捕头,这是军伍送回来的我侄儿的遗物,这是在我侄儿衣服內衬夹层里发现的,是写给你的。”
姬远山拿出一封信交给楚寧后,转身便是离去了。
“怎么感觉姬洋大伯对咱们好像有些成见。”何劲看著姬远山离去的背影嘀咕了一句。
“不是对你们有成见,是对我有成见。”
楚寧在心里嘆了一口气,姬洋会去边疆战场搏一个快速晋升武师的机会,多多少少是受到了自己的影响,姬远山作为姬洋的大伯,肯定是知道姬洋內幕的。
离开姬家,楚寧四人情绪都有些低落,四人各自回家,楚寧路上拆开了姬洋给他的信。
【楚寧,我已经积攒了足够军功,並且突破到了武师,已经和將军匯报了,下个月便可归家。】
这一行的笔墨相比后面的字较深,楚寧能够想像的到姬洋在写下这第一行字的激动。
【先前没订下归期还好,这定了归期,只感觉每日都极其漫长,恨不得这一个月立刻就过去。】
【归家日期越近,就越想家,这种滋味真不好受。】
【想著下个月便可回家,本不想写这封信的,可我心里憋著一件事情,还是写出来痛快一点。】
【……】
【原来血火营就是一个敢死营】
……
……
【算了,不写了,这封信军驛那边看过后肯定不会寄出去的。】
【真的想家啊,今年过年怕是赶不及回去,但元宵应该能赶上吧。】
……
……
五天后,因著年关,姬洋提前两天下葬。
楚寧去了,这是他第一次吃同龄人的席。
两天后,新年来临。
这个年,大寧县的百姓们依然是热热闹闹,一个少年的离世,伤心的只是那么少数几个人。
……
楚寧五年的正月。
正月初一,陪著老姨婆待在家里。
正月初二,上门给老师拜年,得了两个大红包。
正月初三,老姨婆的侄孙带著一家人上门来拜年。
正月初六,陪著老姨婆去庙里烧香。
正月初八,陪著老姨婆去道观求籤。
正月初十,服用完黄叔送的开脉丹,他终於是练到了铜皮铁骨境界,踏入了七品武师境界。
力气,也突破了四千斤,来到了四千两百斤。
《劈山斩》已经练到了小成,可以爆发出十一倍的力量。
不过到了小成境界后,刀法进度就变慢了,楚寧知道要想再突破不能靠单练,需要实战了。
只是整个大寧县,除了老师和新任的县令,没有人能够扛得住自己三招,这实战只能先作罢。
最让楚寧惊喜的是箭法,《七星连珠》他练到了大成,若一次一支箭,两里之內百发百中,再远,不是箭射不了这么远,而是视力跟不上。
那就是纯粹的他只管射,中不中交给天意了。
正月十一,黄轩来到霞峰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