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入学(1/2)
七八年二月份,新生入学。
这时候的清北光环还没有后世那么的大。
高考刚开放,能在这个时候迎接新生的,个顶个都是好学校。
什么211什么985还都没出现呢,唐山大学也没有被拆零散,支援各个地区。
但席于飞查了一下,冀省的分数哪怕是在这个时候,都是全国最高的。估计这也跟冀省有着不少不错的好大学有关。
是的,这个时候,很多好大学还属于冀省的。但后面不少大学拆分支援其他地区,冀省就逐渐没落了,连个能拿得出手的学校都没有。
但该说不说,百年名校还是很有底蕴的。
宿舍楼也是一栋很老的建筑了,外墙皮上爬满了爬山虎。但内里重新收拾过,刷了大白,上下铺也还不错。
这里还有一批工农兵学生没有离开。这批学生处境比较尴尬。
论学识,大部分比不上这些靠自己考进来的精英。虽然其中也会有那么一部分确实有真才实学,但他们只需要学两年就可以毕业。
两年制跟四年制,相差了一倍。那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
宿舍里已经来了人,看着三十来岁,穿着十分朴实,袖子上还打了整齐的补丁。脸上带着一副眼镜,镜腿用胶布缠着。
他正在打扫卫生,看来了新同学,便微笑着站起身,“欢迎新同学。嚯,你个头好高啊。”
“谢谢,”云穆清礼貌的点头,然后来回打量这个宿舍。
席于飞指着窗户边上铺道,“那个铺位好,挨着窗户通风干净,因为在上面也不会被直晒。而且脚边没有人,至少能伸得开腿。”
他们这个房间是六人上下铺,门后放着几个木头柜子,用来存放一些物品。宿舍中间还放着两张桌子,是用来读书写字的。
云穆清听话的把带来的行李放上去,又接过席于飞递来的网兜,从里面掏糖果,放在每个铺位上。
“哎呀哎呀,这是做什么?”老大哥连忙阻止。
席于飞笑呵呵的拉住他道:“哥,我兄弟不爱说话,来到这里也不知道要怎么和同学搞好关系,就买了点儿糖果,大家都甜甜嘴,以后多照顾照顾他。”
老大哥见状也不拦了,反而捏起一颗糖剥了糖纸塞进口中,“你是他弟弟?你考上大学了没?”
“没,我不爱读书,现在上班呢。”席于飞看了看周围窗明几净的样子,“哥你真厉害,你把整个房间都打扫了啊?”
老大哥被这一声一声的哥叫的都快迷失了,“嗨,我昨天就来了,也是闲的没事儿就打扫打扫卫生。”
“哥你结婚了吧?我嫂子侄子他们呢?”席于飞又问。
老大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媳妇儿孩子在乡下呢,这不是寻思着等我在这边安顿好了,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做临时工,租个房子把他们都接过来。”
席于飞点点头道:“那挺好的,都住在一起,哪怕日子苦也是甜的。离得太远,我嫂子估计每天也得担心。”
“可说呢,对了,我姓杨,叫杨勇,冀省沧州人。小兄弟你们呢?”杨大哥问。
席于飞道:“我姓席,凉席的席,叫席于飞。我兄弟姓云,云朵的云,叫云穆清。他今年二十五了,哥你多大啊?”
杨大哥笑了笑,“我二十八了,之前下乡去了沧州下面的村里,后来就从那边结了婚,给孩子们当老师。这不是高考了吗?我老丈人家里就鼓励让我考,没想到还真考上了。”
他也不知道报考什么专业,就写了服从调剂,然后就调到了经济系这边。估计这位杨大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经济系。
这时候知青考大学,除了一小部分目标明确之外,剩下的都是服从调剂。只要能考回到家乡那边的学校就可以,毕业后在老家那边当个干部,踏踏实实工作到退休。
只要不让他们在乡下干活,他们什么都愿意。
没想到这位杨大哥才二十八,看面相得有三十出头的样子。算算岁数估计十七八就下乡了,在那边度过了十来年。
杨勇的床铺位置就在云穆清下面,他也是觉得这边单铺位比较好,上铺他怕睡着了翻身容易摔,还是下铺安稳。
地已经扫干净了,杨勇把自己铺上的糖都收了起来,压在了枕头下面。然后又拿着盆子去打水,要擦桌子。
北方干燥,桌子一天不擦,上面就能落一层灰。
云穆清收拾好床铺,干脆拎着暖瓶去打水,顺便给杨勇也打一瓶上来。
席于飞就坐在凳子上左看右看,他上辈子就没上过大学,这辈子看什么都新鲜。但读书是不可能的了,早就没有了读书的心气儿。
正四处打量着呢,门口又来了几个人。
这一看就是父母送孩子来上学的,那小男孩岁数不大,一看就是应届生,脸蛋儿圆乎乎的,有一种憨萌的感觉。
席于飞第一时间,觉得这小孩儿像小熊猫。
这孩子身上的衣服一看就是新的,估计是为了上学新买的或者新做的,衣服上叠出来的褶子还十分清晰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